东京奥运会,让世界观众看到中国制造!
我国是体育产业大国,体育用品相关企业总量有400多万家,其中具备进出口资质的近7万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中国制造走出海外,被国际消费者看到和选择。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也出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品牌,让观众感受到了国货崛起。
【体育鞋服类】
安踏
作为国产体育用品行业的龙头,安踏最早从2009年开始就和中国奥委会合作,前后为中国28支队伍定制了奥运比赛装备。

在本届奥运会中,安踏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了领奖装备——“冠军龙服”。这款服装采用环保面料,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无缝拼接等行业最尖端工艺,设计方面融入了中式元素和科技元素,大方美观,还满满的科技含量。
除此之外,安踏还为举重、游泳、摔跤等中国代表队打造了本届奥运会的比赛装备,运用了大量黑科技。譬如举重比赛的鞋服,吨位鞋采用的是超耐磨纤维,能承受高达一吨的重量,比赛服设置了腰部支撑系统,能有效防止肌肉损伤,保护中国运动健儿们的安全。
之所以能屡次和奥委会携手合作,源于安踏在技术方面的不断钻研,技术实力在国内行业领先。过去十年,安踏在科技上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企知道查询显示:安踏目前处于“有效”和“审中”状态的专利数量超过900项,其中发明专利涵盖到面料、制造工艺、制备方法等等;申请商标总量也有700多项。2020年,安踏总营收355亿,是李宁的2.5倍,稳坐国产运动品牌头把交椅。

九牧王

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开门红”礼服,也吸引了诸多眼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其背后供应商是九牧王,这家公司专注男裤领域,累计销量超过一亿条,主导多项行业标准,还曾上过巴黎时装周。
匹克
除了赞助中国现代五项国家队,匹克还承包了冰岛、新西兰、巴西等7支国外代表团。这是匹克的产品第四次赞助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
另外,国产品牌李宁、特步、361°、柒牌等运动品牌也都在本届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技术实力。
【运动器材类】
不仅在服饰装备方面,中国制造还为本届奥运会各项比赛提供了器材支持,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你会时不时看到熟悉的国货logo。
红双喜
在国内,喜欢运动的、不喜欢运动的,大多都听过红双喜的牌子。这是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的中国品牌,今年已经是第六次成为奥运会器材商。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的乒乓球、裁判器材,羽毛球比赛项目的羽毛球自动出球器等,都来自红双喜。

其实在90年代,很多国际赛事的乒乓球也都是红双喜生产的,但因为当时这个品牌不够响亮,只是为其他品牌做代加工。1996年,国际乒联为了提高乒乓运动的观赏性,提出“小球改大球”的设想。红双喜为此投入很多研发资源,率先开发出了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大球,自此红双喜的新球被确定为国际标准。
在打入奥运会后,红双喜也在持续革新材料,从百年赛璐珞、创新醋酸纤维到如今的特选ABS,不断提升着运动器材的专业标准和技术含量。企知道专利查询显示,目前红双喜掌握百余项关键专利技术与发明。

张孔杠铃
张孔杠铃背后是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独家专业生产举重器材的企业。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孔杠铃就打破日本垄断奥运会杠铃供应的历史,进入供应商名单;2016年里约奥运会,又从五家举重器材供应商里脱颖而出,被指定为举重器材唯一供应商。

在这之后,公司对杠铃片进行大幅度改进,用聚氨酯材料替代原来的橡胶材质,从而寿命、外观和使用体验都得到了提升,产品合格率从60%提高到95%,获得国际举重联合会认可,击败日本、美国等5家世界知名品牌,取得东京奥运会举重器材供应商资格。
喜德盛、瑞豹

在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中,车子的重量至关重要。深圳本土品牌喜德盛,主导了奥运战车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由获得过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化工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科研团队精心定制,采用了航空级的T1000碳纤维材料,整车重量仅有9.6千克,是目前世界最轻的山地自行车。
来自山东的泰山体育,则为中国国家公路自行车队、中国国家场地自行车队以及中国国家铁人三项队提供了其自主研发的泰山瑞豹PARDUS碳纤维运动自行车。除此之外,泰山体育还一口气承包了跆拳道、柔道、拳击等多个项目的器材。
还有很多中国企业,为东京奥运会会场提供了基础设施:乒乓球运动员脚下,是来自河北沧州的天速地胶,3×3篮球的地板,来自河北企业英利奥......也许他们并不全部被世界看到和知道,但这些企业和安踏一样,都是中国健儿们身后的中国力量,每一枚金牌,都有他们的努力。
相信在未来,中国会走出更多国际品牌,向世界展现国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