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鹏·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内部课程-建议收藏及时观看-随时下架

2023-04-18 08:18 作者:主旋律钢琴曲QRZ  | 我要投稿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亚里士多德

一、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1.1.品质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

1.2.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就!

1.3.习惯是可以打破的,而且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量变到质变,从而迎来康庄大道!

1.4.“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广阔的天地(条理和秩序);

1.5.习惯的定义是什么?

a.知识:做什么?为何做?

b.技能、技巧:如何做?

c.意愿:想要做;

1.6.自我管理、自力更生(依赖->独立->互赖);

互赖是一个更为成熟和高级的概念;

1.7.人生本来就是高度相互依赖的,想要单枪匹马的实现最大效能无异于缘木求鱼;

1.8.如何使用这本书?

增强记忆,加强体会,扩大视野后,会使你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书中的原则;

(学会费曼学习法)

社交不一定要刻意为之,学习要刻意为之,分享一定要刻意为之(分享可以带来人际关系的改变);(学识、见闻、品德)

学会运用,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阅读过程中做好准备,48小时内讨论或别人讨论阅读心得;

1.9.你将收获什么?

美国作家弗格森:谁也说服不了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1.9.七个习惯:

(分享机会、财富、资源)

习惯一:积极主动(30天亲身实践)

习惯四:双赢思想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

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

(学会提问的方式)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于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关系;(沟通才有共识)

知彼需要二慈心,知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综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原则,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方法;

它是相互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彼此,甚至还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

习惯七:不断更新

1.10.聆听自己的语言:

a.思维意识会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有意识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人格地图上体现出来;

比如我们的言语,就是我们是否积极处世的真实写照;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

b.积极主动、爱的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

比如: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选择...、我更愿意..、我打算...;

c.剥离条件、时间、环境和他人,能改变的是自己的想法;

(人为的社会后果->自然后果)

推卸责任的言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积极),但是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作一种感觉;

(牛人都是动词)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

1.11.关注圈和影响圈

a.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b.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等;这些都可以被归纳于“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有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c.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哪个圈,则可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d.积极主动的人专注“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e.反而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观点、环境问题;

1.12.积极主动:为期30天的试验(实践、行动计划)

a.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

b.在婚姻、家庭和工作中,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文过饰非,犯了错误,要诚心悔悟并从中吸取教训,致力于影响圈内的事情,从自我做起;

c.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d.以身作则,而不是吹毛求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e.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f.知道自己应该具备责任感并且能负起责任,对于高效生活至关重要;

g.我们要对独立意志的天赋加以利用,对自己的效能和幸福负责,对身边的环境负责,这是后面每个习惯的基础;

英国作家塞缪尔说:满意源自于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可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无功,而本来想摆脱的痛苦却会与日俱增;

h.知道自己应该具备责任感并且能负起责任,对于高效生活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探讨高效能习惯的基础;

1.12.行动建议

a.花一天时间,听听自己和周围人的言语;

b.根据以往的经历,想象下将来遇到什么会让你变得消极;

c.找出一个工作或生活中令你倍感挫折的问题,判断它属于直接控制、简接控制还是无法控制的问题,然后在影响圈内找出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并付诸行动;

d.试行“积极主动”,原则30天,写下影响圈(能力)有何变化;


夏鹏·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内部课程-建议收藏及时观看-随时下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