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系的重建》导论㈢依恋体系与防御机制|【美国】阿米尔·莱文 【美国】蕾切...

2022-07-11 19:32 作者:隐士纪录  | 我要投稿

《关系的重建》导论㈢依恋体系与防御机制

⒈依恋体系是一种确保我们必须通过接近所爱之人,才能保证安全的情感与行为的集合。这种机制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一旦离开母亲,就会陷入疯狂,不断地张望,或是止不住地哭喊,直到跟母亲重新接触上。这些反应就是防御行为(protest behavior)。

⒉防御行为直到成年后还依然会显露出来。例如一个成年女性听到一条新闻,就在她的伴侣从纽约飞往伦敦的那天晚上,大西洋上空有一架飞机坠毁了。那时她所感到的惴惴不安和歇斯底里,其实就是依恋体系正在运作。而她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机场,这正是她的防御行为。 

⒊进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多元化的发展。人类本来就是异质性很强的物种,无论外形、态度还是行为,都天差地别。而依恋风格与人类的其他特征别无二致。虽然我们都有着基本的亲密需要,但是所用的方式千差万别。

⒋在非常危急的环境中,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在一个人身上,就对自己没什么好处,毕竟他或许并不能长久地伴你左右;或许这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不那么依恋他人,随时准备离开(这也就是后来的回避型依恋风格)。

⒌在艰难条件下的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生存选择,就是在依恋对象面前,表现得过于警觉(因此,焦虑型依恋风格就应运而生)。

⒍在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下,人们普遍愿意与他人结成亲密关系,这样对双方及他们的后代来说,都能谋得更多的裨益(自此,就产生了安全型依恋风格)。 

⒎依恋理论它在整个人类群体中都是适用的,是以全人类作为对象而提炼出来。这种理论让我们知道,在亲密关系中哪儿出了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发现值得肯定的地方,它同样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各个人群,并且从中挑选到最佳伴侣。

⒏依恋理论没有直接把行为定义成健康或不健康的。没有一种依恋风格本身就是“病理性的”。相反,那些在从前看来很奇怪,或者说很难理解的恋爱行为,现在却变得可以理解,可以预测,甚至理所当然了。



《关系的重建》导论㈢依恋体系与防御机制|【美国】阿米尔·莱文 【美国】蕾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