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版出书|《江渚渔樵唱晚晴》长空一鹤穿云下,江渚渔樵唱晚晴。

2023-06-12 13:42 作者:华版出书  | 我要投稿

江渚渔樵唱晚晴


近日,诗词集《江渚鱼樵唱晚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本诗词集有诗词三百多篇。




这些诗词中,记录了父母的爱:“斜月衔西岭,星辰渐渐稀。明窗灯火傍,慈母缝征衣(古体诗•忆村居)。”记载了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幸福童年,快乐时光:“儿时常趁天初晓,上树捉知了。欢呼雀跃笑连连(《虞美人•秋蝉》)。”


写下了对学生时代的回忆:“无问西东心守善,致知穷理乐无涯”;“无忘到如今”“行健不息,厚德载物”的谆谆教诲;脑海中闪烁著“春来早,料峭中妖娆。百鸟啼鸣花间绕,忽来风雨百花消”的园景。“广厦伴琴徽”的今日,作者引用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写下对高等教育的三个期盼:一盼“有大师之谓在”;二盼“大鱼前导小鱼随”;三盼“犹水再芳菲”(《忆清华》)。


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图:“塘中鹅戏水,芳树早莺啼。陌上柔桑绿,村头翠柳堤(《忆村居》)”的春光,“荷褪红妆红了枫(《鹧鸪天•深秋》)”、令人“似醉如痴魂欲销”的秋色;赞叹“柳絮弥天,梨花树树,遍野冰雕”的雪景(《沁园春•雪》)。


描绘了诗情画意的农家生活:“暮霞伴落日,农者荷锄归。茅舍竹篱下,娇儿候柴扉。”“翁媪忙蚕事,村姑弄苎麻。儿童嬉笑返,挥舞野芦花。”“红烧鲤鱼嫩笋豆芽,山泉煲汤淮山老鸭。蟾光下,飞觥走斝,酒香溢韶华。”



描绘了中国南方山区的旑旎风光:“玉女婷婷翩若飞,九曲逶迤转山陲”的山景,“穿林打叶日头雨,一抹长虹共晚晴”的奇观;“伶仃洋上,弄水丝绦”的南粤风光;“菡萏浮波人欲醉,南风生处夜蝉鸣”的夜色。


描写了世界各地的迷人景物:阿拉斯加“亘古冰川今尚在,宛然云朵落山巅”的美景。加拿大路易斯湖“碧水生烟,半山飘雾,晴霭濛濛”的秀丽景物。


洋溢著作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古人望月多伤感,吾盼明月解疑难(古体诗•月光光月亭亭)。”作者问道:“谁遣银河落九天,宛如白练挂前山(《七绝•咏瀑布》)?”他仰望星空,“遥问素娥,云汉中,藏了多少奥秘(《念奴娇•茫茫沃野》)? ”“天幕上,谁置星辰(《念奴娇•星空》)?”“举杯问月,可知吾等来历(《念奴娇•半坡怀古》)?”“寂寞嫦娥也重阳(《鹧鸪天•重阳》)?”


诗中有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恰似长江水,宛若攀登万刃山(《端州七星岩》)。”“初如涓涓山泉清如许,忽如万马奔腾滚滚去(《感怀》)”;会遇到“暗礁险滩,砅崖转石”,要“衝波逆折,无问西东”(《古体诗•秋日山行》);当走到人生尽头时,“悄然无声归沧海,无波无浪也无风(《感怀》)”


有对先烈的缅怀。作者在《江城子•黄花岗》中悼念黄花岗起义的烈士,在《念奴娇•楚望台怀古》中凭吊武昌起义的革命先驱,在《念奴娇•卢沟桥怀古》中颂掦当年抗敌卫国的勇士。


有历史的回声:对楚汉争霸和孙刘曹的思考,对天下兴亡的思索。在《天净沙•读史》中作者把二十四史概括为“昨儿何等亲密!今朝胜似仇敌。华夏烽烟四起。腥风血雨,只为一把交椅。”在一首《西江月》中,他写道: “百代皆行秦制,历朝国祚不昌。千秋风雨数兴亡,代代一般模样。”


作者爱家乡,爱家乡的父老乡亲、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站在家乡的高山上,望著起伏的山峦,他写下“我站在高山巅,远近山山连绵,山外有山山迭山。山山秀丽,一山高过一山。” 


在古体诗《硅砂之后君可知?》中,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上天赋予人类创造力,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之社会生产力,并继续在创造。以创造物与器之原料论,自兹石器时代,历铜器、铁器时代,于今是硅砂时代了。”硅砂之后呢?


读了全诗,可以感受到作者为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喜悦和自豪。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他以诗作答:“工业化自热力始,电气电子与通信。……发明发现寻常事,自古未曾有预言。探索之旅无尽头,日后必有新发现。”


新技术的出现方便了现代人进行写作,但是,作者写道,“吾等之诗淡若水,古诗字字如玑珠。屈子天问堪称绝,李杜诗篇传万世。”“今人制诗师古人,诗作远逊众诗仙。” 如今,写作工具进步了,但诗作远远比不上古人所写的诗词,这里存在瓶颈。是个难题,因而具有挑战性。


作者说,人的创造力是天赋的,是“长空一鹤穿云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创造了人类管理自己的学问和制度,也创造了诗词歌赋。

   

 

 《江渚鱼樵唱晚晴》的作者并不是年轻人,也不是中年人,而是一位年过八旬的古稀老人。
他就是连绥仁先生。连绥仁先生在1940年8月31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1956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毕业,1962年清华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生毕业,从事精密仪器、传感器、控制系统、电子技术及机电液系统的发明和研究三十多年,参加过重大项目的研究设计。他在中国率先研究用于地震勘探的“一点一点地把能量送入地下,一点一点地把反射能量收集起来”的连续振动技术,开创了中国的可控震源事业。他在美国《IEEE Automatic Control》、《Journal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s》,中国的《自动化学报》及其英文版、《仪器仪表学报》、《数值计算与应用》及其英文版、《液压与气动》和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退休后,他在技术刊物上向中国技术界、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介绍西方的先进技术。连绥仁先生喜爱诗词。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连先生是“好读诗词,不求甚解;略有会意,便爱不释手,时时吟诵,自得其乐。”2016年底,他真正退休了,便开始尝试写作诗词,历时五、六年,现在结集出版这本诗词集。 连绥仁先生说,读点、写点古诗词是美的感受,可以“怡情养性” ,是一种享受。他说,古时以诗取士,久而久之,于学子言,变成学诗以应试,一如今日之读书以应试,远离美的感受和陶冶情操了。他希望诗词集《江渚鱼樵唱晚晴》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结缘传统诗词,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美好。


出版  中国作家出版社

书号  ISBN 978-988-76880-6-8


华版出书|《江渚渔樵唱晚晴》长空一鹤穿云下,江渚渔樵唱晚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