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隐入尘烟》的记录,一些回忆
如果我告诉你,关于《隐入尘烟》的记录,不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里面有很多的地方,都做了某种程度上的美化,也许,你可能不信,但事实上,确实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影片记录的地方,就在距离老家很近的一个地方,大概几百公里。这里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生活场景,对于绝大部分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是难以启齿,去讲述这些事情的。因此,这样的一部影片,可能表达了很多人,想表达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也把那种长期压抑,憋在内心的很多事情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尽管,会夭折,但也掩盖不了希望的光芒。
西北是一个被遗忘的,甚至是抛弃的地方,在意识到这一点时候,是我第一次坐上火车去往远在千里的学校。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滩,零零星星能看到一些绿色的草,但并不多,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长在这样的一个闭塞的环境中。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上对自己的过往避而不谈,也不会主动提及,当有类似的话题被提出时,总是会找一个适当的理由离开。也许是出于自卑,也许是出于对周遭环境巨大落差的恐慌,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因为,有些东西只适合埋在心里,要是真的讲出来,可能就真的再难以融入自己所在的群体了。

无论怎样,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清楚,那些岁月里的刻痕,会永远存在,也会长久地存在。可能是一种痛,一种悲伤,一种被埋藏在戈壁黄沙之下的灰色的记忆。就像每个人身上背着的一个包袱一样,会追随一个人走完一生。我知道,很多人是难以相信的,也不会相信,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世界上居然有一个地方种不出玫瑰。没错,那里确实种不出玫瑰,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矿产工业,比起南方的城市,交通并不发达。只有当你踏上列车,在漫长的旅程中,你才会真正体验到,那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黄沙的天气很常见,尤其是在春冬交替的时候,异常严重,如果在外面劳作一天回来,用灰头土脸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加上常年缺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并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费用开支,打工是必然,于是,很多人逐渐选择迁移,去往不同的地方打工生活。相较于从前,很多人已经逐渐搬离,但这是一小部分,仍然有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留下,不得不守在这片土地上,因为,无处可去。

有太多细节的回忆,很难去讲述,也无法去表达,或许真的没有合适的机会去讲,也没有合适的环境去讲。假如,有人想了解,想知道更多,可以沿着河西走廊,搭上绿皮火车,一路往北走,不要去景点,也不要去城市的中心,搭乘上大巴车,可以去那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看一看,去看看他们的生活,听他们讲一讲。或许,才会真正看到一个真实又鲜活的世界,见识一个残酷又冷血的现实。质朴又憨厚的人们,仅仅只是在努力生活,仅仅只是为了过得更好一些,这样的生活凭什么要受到质疑和抨击?
假如,你的旅程足够幸运,碰到一些留守村子的老年人,可能你会收获更多,他们会给你讲述一个完全颠覆你认知的世界,一个你无法去想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在你的身边。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们依旧被教导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不要贪心,因为,他们对握在手里的那一点小小的幸福,非常珍惜,要是再加点糖,他们已经觉得非常幸运。

即使如此,他们中仍然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没有坐过火车。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没有写错,不是飞机,而是火车,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从结婚到生老病死,都没有走出过那个小小的地方。很多在那里长大的孩子,如果有幸能走出去,或许还能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如果没有这样的机遇,加上成绩不好,也许此生也没有可能走出去了。他们看不到迪士尼的烟花,也看不到蓝色的大海,更没有去过演唱会,也没有听过现场的脱口秀,当然,他们也不会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挤地铁。留给他们的仅仅是一片黄土地,一个小小的县城,没有其他。
如果贫穷是一种疾病,我想他们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就是有一种穷病,但好像很难被治愈,甚至很难被发现。今天是春节的正月初五,大家都在迎财神,盼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好运,能够多赚钱。他们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愿望要比大部分的小太多太多。在这样的一天,写下这些,似乎有些讽刺,又有些无奈。可是,只有诚实的去面对这个世界,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不是这样吗?
或许,有一天,也会重走曾经走过的那段路,踏上熟悉的山路,去回到他们身边,去看一看,去记录一些事,一些人。重新再走一走那个被世界遗忘的,但却让人无比留恋和追忆的地方。
喜欢我写的文字,可以在公众号平台,通过搜索流光微言关注我,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