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平泽元气】能通过的牌倍增! 麻将读鸣牌训练 专栏2
专栏2
什么是实力差?
“尽管如此三麻还是运气游戏!”我想还是会有人这样认为。机会难得,这次就来聊聊我关于“运气游戏和实力游戏”的想法吧。
运气游戏指的是不大能反应实力的游戏,实力游戏正相反。
麻将本来就有着各种各样需要实力介入的要素。做牌、弃和的精度、攻守判断、读牌等等都是。
确实像关西三麻这样宝牌一大堆的规则,在做牌方面体现不出实力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一次放铳或和牌,会给予点数很大的影响,“弃和的精度”和“攻守判断”就变得更重要了。
如果被问到“四麻和三麻哪个更容易体现出实力差”,我也说不清楚(所谓的体现实力差到底指什么,总感觉得先明确这一点才行),但可以想到的是,像上面说的,各项实力介入要素的重要度会有所不同。
当然,对于认为“麻将这项游戏就是做牌能力的竞争!”的人而言,大概会觉得上面说的那种三麻很无聊吧。这是个人喜好问题,没办法。
而对于另一些边想着“三色是偶然役!麻将的实力应该由攻守判断的能力来决定!”边打着四麻的人而言,肯定会沉迷于三麻的游戏性中。
麻将界中经常有着“A规则和B规则哪边更能体现实力”的议论。带不带一发和里宝、有没有赤牌,等等。
“有赤也太靠运气了”
“不对,没赤才靠运气”
到处都能见到类似的争论。针对这点,在严密定义的基础上,或许能找到明确地数学验证出“哪边更能体现实力”的方法,不过我个人认为多数争论其实只是“单纯的喜好”问题罢了。
例如有赤和无赤,就像前面说的三麻和四麻一样,宝牌更多的有赤规则下,手役的价值相对降低了,而攻守判断能力的重要性提升了。
认为“麻将的乐趣在于做手役!”的人,当然会觉得无赤更有趣吧。这种个人的喜好谈不上什么好坏。
但是在很多时候,这种主观的感受却被替换成了“实力差”这种客观的表现语,我是这么觉得的。
进一步说,比起在意“实力差”这种连定义都很模糊的东西,不如想想“自己觉得麻将的魅力在哪里”,去玩符合自己的兴趣的规则不就大家都开心了吗?
比方说,如果真的注重体现实力差距,那下面的规则怎么样:
1. 和牌后给你一道东京大学入学考试题,做不对就不得点;
2. 半庄一上来四个人去跑100米,从1位开始依次以35000、30000、25000、20000点的持点开始游戏。
这样的话,规则1下,学力强的人明显容易胜出;规则2下,跑的快的人大概率可以获胜。比起通常的麻将,可以说更加能够“正确反映出实力”不是吗。
我猜肯定会有人说“这根本就不是麻将,别扯淡了”。的确,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世界上有人认为“有20张宝牌的三麻不是麻将”,也有人认为“没有一发里宝就不是麻将”,和上面的规则相比,只是程度的区别而已。到这条线为止是麻将,越过就不是了,这条界线的位置是因人而异的。
我很喜欢麻将中“读牌”这项要素,喜欢到出版了三本读牌专门书的地步,所以我也喜欢很容易发挥读牌重要性的三麻。终归只能说“喜欢”,并不算“擅长”。
像我一样,弄清楚自己到底喜欢麻将的什么地方,就更容易找到让自己感到快乐的规则和领域。通过找到适合自己的麻将环境,能够让许多人把麻将当作一生的兴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