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FC专访成都Tan吉他
2020年的魔幻开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暴击,不过这次疫情也成了一些总是被搁浅的计划的契机。按往年计划,指弹中国的李校长在这个时间应该在北京忙着各项演出事宜,今年得闲空了下来,便开始了一次从河南出发,遍访老友的旅行。6月17日,李校长在B站“专访成都制琴师谭俊松老师”的直播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本文是此次专访结束后的一次总结。
说起谭俊松老师,指弹中国老粉应该有印象,谭俊松老师的手工琴品牌Tan是2018年的WAGF奖品之一,指板上还有WAGF专属的定制款镶嵌。谭老师接触吉他30余年里,从指弹演奏到指弹教育,最后成为专业制琴师,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因为再一次爱上了音乐。而今年的WAGF原创组亚军奖品同样由谭老师提供,各位参赛选手加油吧!

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这位用时间打磨爱好的制琴师聊聊他对制琴与音乐的看法。


Q
FC:谭老师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吉他的,什么契机让您学习吉他?
Tan:最初我从小学习小提琴,后来在80年代中国兴起的吉他热潮中接触到了吉他,十六岁时开始学习古典吉他,后来在90年代又接触到指弹吉他这种风格后,开始研究起指弹吉他。
Q
FC:众多周知,您是成都非常著名指弹吉他教师,培养了很多演奏家,后来是因为什么对手工吉他感兴趣了呢?您第一次接触到手工吉他在什么时候?
Tan:大概在2007年,在浏览一些国外的吉他制作网站时,有了自己尝试手工制作吉他的想法,就在国外买了一些工具和材料回来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后来又到美国还有欧洲寻访了一些名家,学习了钢弦和古典吉他的制作方法。



Q
FC:知道谭老师您是“双修”在古典与民谣琴的制作,您更偏向于喜欢哪种琴的制作吗?
Tan:我对古典和指弹都非常喜欢,对这两种吉他都很热爱,因此没有倾向性的偏好。只是这两种吉他在制作上有很多方面的把控要点不太一样,所以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摸索、思考,并积累不同的感觉和经验。

Tan Guitars
型号:grand concert
讲解:沁阳
https://v.qq.com/x/page/w0705062scr.html
Q
FC:民谣与古典琴除了外观以外,您可以给我们琴友讲讲他它们实质上的区别吗?
Tan:民谣和古典除了外观,在使用材料,内部结构,用弦,音色取向,演奏手感等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但最实质的区别还是在表现的音乐风格内容上,古典吉他更多演奏的是严肃音乐,民谣吉他主要演奏通俗音乐。
打个容易理解的比方,我们唱歌,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美声唱法的发声有专门的训练体系和标准,主要演唱古典音乐和艺术歌曲。
通俗唱法的发声就没有单一体系和标准,演唱的歌曲也包括民谣流行摇滚等等多样风格。那么古典吉他就相当于美声唱法,民谣吉他相当于通俗唱法。


Q
FC:每个知名制琴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给我们讲讲那些制琴师影响了您或您借鉴过他们的创意吗?
Tan:弹琴制琴这么多年接触非常多的制琴师和好的吉他,从每个制琴师或者好琴那里都能学习到不同的制琴理念、创意、工艺、手法。比如:有的在装饰艺术上,有的在造型艺术上,有的在结构设计上,有的在音色塑造上,有的在大胆创新上,有的在油漆工艺上,有的在木工工艺上,甚至有的在胶水使用上等等等等,所以影响我的制作家和作品非常多,比如马丁,泰勒,吉布森,布尔乔亚,柯林斯,格林菲尔德,ryan,somogyi,老邓,松田伦宏,内田光広等等,还包括很多古典吉他制作家,总之,只要遇到能打动我的元素,我都会尝试将其融入到我的制作中。


Q
FC:对于吉他影响它声音好坏的关键是什么?
Tan:影响吉他声音好坏的最关键首先是演奏者,其次是乐器的制作者,再往后才是材料,结构,面板,背板,琴颈,琴桥,弦枕,品丝,弦钮,琴弦等等这些部件。所以,吉他发出声音是一个由人操控的综合系统,没有单一某个方面就能够左右声音的好坏。

Q
FC:那请您给我们讲讲比较有代表性的音梁品牌
Tan:钢弦吉他音梁结构以传统马丁X音梁结构为主流,并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很多变化。Somogyi及其弟子们尝试的各种改良布局,格林菲尔德在X音梁下方采用网状音梁结构,ryan的镂空音梁,老邓的加强型布局等等。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完全抛开传统X体系的一些音梁结构,例如内田光広独特的立交桥式,泰勒的V型音梁,Mcpherson的非常规音梁,ovation的扇形音梁,还有kasha系统的音梁结构等等。总之世界各地的制琴师、厂商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新的结构。
Q
FC:我一直觉得古典琴头是非常艺术,给我们聊聊比较出名琴头的制作品牌吗?
Tan:不仅是古典吉他琴头,现代钢弦吉他琴头同样都是一种造型艺术。有追求的独立制琴师和厂商,都会在琴头造型上下功夫,不仅体现其精良的工艺,也展示艺术修养,增加作品的辨识度。
大牌厂商如马丁,吉布森,泰勒,Lowden,maton等等,他们的琴头造型都是大家熟知的。除此之外,许多知名独立制琴师的琴头都让人印象深刻,列举起来名单就是一长串,somogyi,Olson,Ryan,杉田健司,松田伦宏,内田光広...
大家也可以逛逛指弹中国网店,看看那些优秀的独立制琴师作品。一般来说,琴头造型有脱胎于传统古典琴头的,这类造型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但视觉效果相对沉稳。也有完全抛弃传统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的,视觉冲击较强,但在审美上的受众不一定普遍。



Q
FC:我们对谭老师的琴头树叶很感兴趣,这应该是您的原创您可以给我们聊聊创作它的想法吗?
Tan:我当时设计这个琴头的想法来自秋天成都遍地金黄的银杏落叶,我觉得很漂亮,很有艺术感,于是就有了把这个加入到我的琴头造型里边去的想法,这样可以增加作品辨识度,也代表了制琴师的所在地。
但整体还是按照传统对称造型来考虑,这样的话,接受度可能会普遍一些。借鉴了西班牙古典吉他的一些元素,比如罗德里格斯吉他的琴头布局,赫尔南德斯&阿瓜多以及弗雷德里奇的浮雕工艺等等,这样在制作上虽然增加了非常多的工作量,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能表达制作者对工艺的追求、对作品的用心,对客户的诚意。



Q
FC:在您制作的作品中哪几把是您比较满意的?
Tan:一个的制作者,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看着顺眼,又希望更好,因此,每把琴我自己比较满意了,才能交付出去;但另一方面,又会不停地审视,挑毛病找不足,争取把后面的琴做得更好。所以我觉得我做得最好的永远是下一把琴。
Tan Guitars
型号:grand concert
演示:okapi
https://v.qq.com/x/page/o0705iczm2q.html
Q
FC:谭老师给我们来讲讲您的制琴工具,看到一墙的工具很好奇他们都有什么用?
Tan:我制琴方式比较传统,作为一个手工琴制琴师,我给自己定的技术标准是,即使没有电,我也能做琴,所以我这里手工工具比较多,电动工具很少,常用的有锯,刨,刀,锉,刮片,打磨块,各种模具,夹具,品丝锤,品丝钳,弦枕打磨工具等等,还有一些专门用于维修的工具。
Q
FC:古典琴与民谣琴的制作周期分别是多久?
Tan:这个要看吉他的配置和复杂程度,如果只是制作类似马丁那样简约风格的吉他,制作完大概150个小时左右。
如果制作复杂琴型,比如我自己的琴头,缺角,大斜靠手这些,就得大约250小时,这些都不包含油漆耗时。古典吉他的话,音孔圈手工马赛克制作,法国漆涂装,那差不多要300个小时。
因此,制作周期一般是2到3个月。


Q
FC:制作一把吉他的他的顺序分别是什么呢?
Tan:一般顺序是先做好各个部件,把琴头、琴颈、面板、背板、侧板、前后琴踵、指板、琴桥这些加工完成后,随后进行合箱,包边装饰,接柄,安装指板,安装品丝,精修打磨,油漆,粘琴桥,制作安装上下弦枕,装弦,手感调试。


Q
FC:什么湿度与气候对吉他的最大?平时琴友们在家要注意哪些呢?
Tan:吉他最佳环境湿度是40%到60%。湿度太低,会出现面板塌陷,品丝突出,琴弦打品等问题,严重了就会开裂,所以一定要加湿。湿度太大,又会出现琴颈变形,面板鼓包,弦距变高等问题,这时要除湿。同时受湿受热,吉他就很容易开胶。
平时,琴友一定要买一个湿度计,随时监测环境湿度,根据情况使用加湿器或干燥剂,有条件的买个恒湿柜最好。弹完琴一定放进琴盒,在阴凉通风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
我们人体所不能够接受的气候条件,对吉他来说也是严酷的。夏天带琴外出,一定不要把琴放在汽车后备箱,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把琴带走,不要长时间把琴闷在车里。冬天在家不要让琴靠近地暖或暖气。带吉他上飞机,尽量不要托运。
拿琴时不要抓音孔,应该提琴颈托琴身,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注意钥匙纽扣,左手指甲剪干净。每次弹完琴,记得擦弦,弦锈了就马上换,否则伤品丝。
长时间不弹,要松弦,但不要松完,所有弦降低一个小二度就可以了。

Q
FC:您觉得制作吉他与维修吉他需要学习吗?如果自学可以吗?
一般爱好者没必要学习制作和维修,但基本的手感调试这些技能还是要去掌握。深度发烧友不妨自己动手试试,但当心入坑容易出坑难。
对于专业制琴师来说,制作维修是不分家的,我通过维修吉他,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通过分析测绘这些吉他,可以发现很多优点,也能根据出现的问题发现别人制作上的短板,这些对我来说都有很大帮助,可以让我学习到别人的长处,总结很多经验,在我的制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吉他制作维修,跟演奏一样,理论上是可以自学的,但实际操作不太容易,毕竟这个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木工基础的话,几乎很难上手。
而且自学中会遇到各种细节性的问题,不一定每个自学者自己都能很好地解决,还有就是自学的话试错成本会比较高,弄不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
所以,有条件还是找个老师学习,这样能少走弯路,方向更明确,更有效率。


Q
FC:谭老师平时会去参加国外手工乐器展学习吗?哪些乐器展对您印象比较深刻?
Tan:去乐器展参观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了解最新的业内成果,并跟同行交流学习探讨。比如国内上海乐展,美国楠木秀,欧洲法兰克福这些大型乐展。
除此之外,美国制琴师协会的年会,GFA的手工琴展,欧洲几个吉他艺术节的手工琴展等等,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指弹中国的美国手工琴之旅,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参加,去观摩一下那些更为专业和小众的手工琴展。
Q
FC:您觉得中国的制琴师跟国外的制琴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应该加强哪些?
Tan:最大的区别还是文化背景和行业氛围这两方面,毕竟吉他是西方乐器,无论是音色、外观还是做工,审美取向跟所处的西方文化背景相关,所以很多国外制琴师在这方面先天起点就比较高。
国外制琴师行业氛围比较好,无论职业的还是业余的制琴师,线上线下的活动和交流都很多,其深度广度和频繁程度比国内都要强很多,而且相关的资料工具材料这些获取也更容易,制琴师的培训教学也很成体系。
作为国内的制琴师,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多走出去拜访名师进行系统学习。并随着从业者数量和水平的提升,逐步建立起国内制琴业良好的行业氛围。
Q
FC:您在成都工作生活这么多年,想向您了解一下成都的音乐氛围,成都80年代的吉他风气是什么样的,成都玩吉他的人多吗?有没有什么小型沙龙呢?
Tan:在80年代,成都玩吉他的人很多,潮流的年轻人都以会弹吉他为荣,有部老电影叫《路边吉他队》就真实地反映了那时的情况。
谁会什么技巧,谁有什么谱子,大家都像寻访高人秘籍一样地去找他,软磨硬泡学技术,抄谱子。要是谁不服气谁,就茬儿琴,一帮爱好者围观,很热闹。
那时没啥琴行,乐器都在百货大楼文体用品商店里买,基本就是国产的红棉百花金雀美声牌吉他,雅马哈的面单就是顶级神器,香港的通利琴行是每个弹琴的人向往的圣地。
那会儿成都成立了吉他协会,经常搞一些活动,也办了不少培训班,古典民谣夏威夷各种风格齐上阵,弹琴的人聚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情。偶尔国外要是来一个会弹琴的,那都觉得是大师,音乐会一票难求。

在我们的整个专访过程中,谭老师就像多年的老友一般,随和且热情,不断的跟我们分享他在制琴路上历炼的技巧经验和扎根音乐多年对中西方音乐氛围的独到见解。谭老师一如他的工作室一般,质朴、精细、且蕴含着温暖沉稳的力量。
如果大家对手工制琴有浓厚的兴趣,欢迎大家来成都,到谭老师的工作室坐一坐,与谭老师聊聊吉他、音乐。
最后附上谭老师工作室地址:
Tan吉他艺术工坊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前锋路6号阳光欣园2栋1单元1801

地铁三号线前锋路站C口出站即达小区大门。
期待每一位内心炙热的音乐人。
指弹中国
弹吉他,弹梦想,我们在路上!
【指弹中国】
淘宝:指弹中国
实体店:北京朝阳区中国第一商城B座904室
电话:01085852696
手工琴定制品牌欧美篇
手工琴定制品牌亚太篇
官宣|指弹中国 2020“醋消节”
如果你也喜欢本文 不妨将它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