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相互向往并前行的故事

趁着周末把这部动画电影给补了,貌似刚好这几天本作也在中国开始上映,所以就趁着热度,来谈一谈这部电影给了我怎样的感受吧!
(本文含剧透)

首先我必须得直观地说,在看这部动画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四月是你的谎言》的既视感;同样是悲剧的结尾,同样是知道自己的病情依旧保持乐观开朗的女主,甚至同样是在最后通过一段遗言来升华剧情的处理,真的非常相似。但是因为本作一个设计上的不同,让作品最后带出来的感受,以及作品所挖掘的东西,都变得有些许的不一样。这个设计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作品的最开头,就明确的告诉观众作品会是一个悲剧。
和四月谎直到作品后半段才急转直下,甚至直到完结前都不确定的设计相比,本作给人的观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甚至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处理难度可能还更高。这是因为结局已经钉死为悲剧,不给作品回转的余地,就相等于在开头就逼迫观众接受这将会是一个悲痛的结局的事实,是会造成观众产生抵触心理的;这个抵触心理未必会在主观意识中呈现,但是在潜意识里,我们可能会偏向用更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故事,会想要回避作品的悲伤情绪,会想要从中跳脱出来,不让最后的自己感到悲伤。所以在一开始就把故事的结局钉死为悲剧,确实是一个挺有勇气的设计。

而我也不得不说,作品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达到最后那强大的感染力,真的是很了不起的。这也间接体现出了作品在情绪堆叠上的实力。故事在呈现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多么强烈的情节,更多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吃饭、喝茶、旅行、上学等;所以作品真正的核心,在于对话,在于两个主角间的对话,以及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两人细微的成长与改变。而在这些对话和日常之中,作品也暗自穿插了大量的细节,去细致的点出那欢乐的表面底下,所蕴含的悲伤色调,让人在观影的过程中,即便潜意识会有回避动作,也都难以真正逃脱出作品那优秀的情绪渲染,很难真正的防守住作品对对于我们内心感受的侵蚀;而在这点点滴滴的铺垫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开头所见的悲剧之时,那悲伤的情绪,我们就再也难以抵挡和抗拒了。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虽然作品是一个悲剧,但是作品并没有在最悲伤的地方落下帷幕,而是在那之后还通过遗言,完成了男女主两人之间最后的交流,甚至以一个情绪上扬处作为结束,让作品最后给人的不是单纯的悲伤,而是一种“新的起点”的明亮感,让人带着希望,离开这个故事。这是我一开始观看作品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东西。

除了故事的构成之外,作品最大的亮点,必须是作品的人物刻画了。毕竟刚才也说了,故事的核心几乎都发生在两个主角身上,所以作品好看,和成功的人物刻画肯定脱离不了关系。男女主角在性格的设计上就已经非常巧妙,一个热情外放,需要透过与他人的连接才能感受到自己活着;一个冷酷内敛,通过自己的臆测去想象与其他人的关系,然后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之中,独自活着。这样性格极端的两个人,因为巧合,又或者说是各自选择后的必然结果,走到了一起,然后形成了一个既非爱情也非友情的独特关系。
对于女主来说,男主开始只是她好奇的存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才会独自一个人生存呢?”,保持着这样的疑问,加上男主知道了自己病患的秘密,她决定接近男主。但是本来只是出自好奇,却没想到能够从他身上得到救赎。身患重病的她,为了能够继续与他人持续连系着,也只能够逞强,只能够不把秘密透露给别人;因为知道她秘密的人,要不就是太过冷酷,只强迫她面对真相与事实,像是医生,要不就是太过谨慎与敏感,害怕她接触到真实而受伤,反而失去了真实的关系互动,像是她的家人。这样的压力,让她只能够强颜欢笑的去面对他人,但是,又有谁能够真的不害怕死亡呢?所以男主能够在得知她的病情之后,依旧以平等自然的状态与她沟通,他的存在对她来说就是救赎,因为在男主面前,她比较能够做回自己,比较能够卸下她逞强的伪装。

对于男主来说呢?在男主眼里,女主一开始只不过是人生众多过客中的一个,只不过恰好身患重病,稍微令人同情而已。但从不和他人有过多交集的男主,却没想过会被女主纠缠,然后就莫名的混到了一起。本来只是因为自己的不善言辞所以难以推脱,慢慢的到了后来,内心却开始喜欢上和女主在一起的时光了。会这样的理由,除了长时间相处之后所产生的好感之外,更多的,是男主渐渐的开始向往女主的生活方式了。一直孤立着的男主,在与女主长时间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了比他以前自己一个人读书还要多的快乐,让他不禁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错了。
对于女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女主相信活着需要与别人有所连接,但是而在这样一个不依靠他人就能活着的男主说出了希望自己活着之后,女主也开始渴望起了那种独自一人却依旧能绽放价值的存在。女主向往着男主,男主向往着女主,而直到最后通过遗书,两人也完成了最后的交流,并且让活着的男主踏上了改变的一步,就像是继承了女主一样,尝试以更积极的姿态活着。两人到最后所说的那句“好想吃掉你的胰脏”,其实对于两人来说,就是渴望着对方,想要像对方一样能够绽放的想法的凝结吧!故事到最后才正式揭露男主的姓名,名字叫做春树,而女主的名字叫做樱良;让两人的这层关系,透过了名字再一次的得到升华。樱花的外表绚丽,但她也需要大树和春天,才能够真正的绽放;大树独自耸立着,但又何尝不希望自己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呢?

所以这个作品看似讲的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看似讨论的是对死亡的态度,但是没想到看到最后,却是在讲述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向往着对方并前进的故事。所以看到最后,虽然女主的离去让人心痛,但真正令人动容的,却是两个人这独一无二的关系。所以这部作品,还是很值得大家去看一看的作品,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从中获得到不下于我的感动的!
简单评分:8.7/10
ps:作品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我认为这部最让我觉得惋惜的地方在于作品的配乐和主题曲表现得都只算是中等偏上,而并非是让人惊艳的水平。要知道,在这样一个如此抒情的故事之中,如果能够有更加动情的配乐的话,那么整体的渲染力应该会再翻倍的。作品在制作水平上虽然对得起其剧场版的水平,但是同样的也没有特别惊艳之处,也没有特别的镜头设计和演出去进一步放大作品的情绪。除外,作品设计的前男友登场的那一个环节也比较突兀;前面那段男主冲动的情节其实设计的还挺好的,但是已经算是有点交代不足了,但是紧接下来的这段剧情不仅无法让人好好消化前一幕的前因后果,而且还没啥功能性,那一瞬间我是真的有点出戏的。
ps2:后来稍微看了一些他人写的影评,发现有不少人说真人电影的表现比动画来的好,我没看过真人版所以我不知道,但确实这种偏真实系的叙事风格其实真人影视的表现力一般都会比较高,尤其是在动画里没有出现什么惊艳的演出手法的时候,真人表演的渲染力或许还是会更加强烈的。但至少对我一个只看过动画版的观众来说,动画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已经足够值得大家去花时间观看和推广了。
ps3:喜欢这篇专栏的朋友还希望多多点赞、收藏、投币和分享来支持up主哦!喜欢这类型观后感的朋友还记得关注我!对于动画或者专栏的内容有任何看法或任何想要讨论的东西,也都欢迎到评论区告诉我哦,我会尽可能每个评论都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