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模板支撑系统坍塌成因分析
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撑不但影响到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坍塌成因分析
1、材料原因
(1)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模板支撑的钢管设计规格φ48×3.5 ㎜,现实中使用的钢管实测壁厚仅 2.8~3.0㎜,钢管使用周期长锈蚀严重、局部变薄且不均衡,导致承载力大大下降。
(2)钢管弯曲变形:反复使用后的钢管存在变形弯曲,而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时未考虑其弯曲变形,实际上钢管弯曲导致承载大幅度降低。
(3)扣件质量差:大部分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未达到规定力矩时就破坏了,甚至发生裂缝、变形、滑丝等缺陷,造成潜在的不安全隐患。
(4)材料进场无专人验收钢管质量,往往仅仅是对长度计量,在租赁合同中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便于分包商做假进而利益更大化。
2、 模板支架施工原因
(1)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土体未夯实及硬化处理,承载力不能满足计算受力要求,在荷载作用及雨、水浸泡下产生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支架失稳。
(2)立杆接长:搭设高度较高或用较短钢管作支撑立柱时,对立杆稳定性极为不利,但规范及理论计算时不考虑连接节点的存在,而实际上连接点是易压弯变形的薄弱环节,只要立杆受力稍有偏心,侧向变形较大时,最终整个支撑系统破坏而发生倒塌事故。

(3)缺少扫地杆及水平拉杆:规范要求模板支撑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及水平纵横向拉杆,实际施工中纵、横向扫地杆未设或少设使立杆计算长度增加,削弱了立杆的稳定性。
(4)未设或少设剪力撑:大多数模板倒塌事故中,并非钢管承载力不足而是抗侧向变形能力不足、支撑系统失稳或杆件局部失稳造成。实际施工中未按规范规定剪刀撑。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不足,特别对于支模架较高时存在抗侧向位移的能力不足,整体现浇结构抗侧向变形较差。
(5)支架立杆存在偏心荷载:当纵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的轴线偏心距≮55 ㎜时,立杆稳定性计算可不考虑偏心影响,操作中用扣件连接时在主节点上并不紧靠一起,偏心距大于规范,产生附加弯矩,偏心弯矩对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影响存在不确定因素。

3、 特别是梁的侧向支撑立杆
应沿着梁的两侧竖向布置,实际施工中仅凭经验在梁下设置一根立杆,梁两侧设置两根短立杆,存在较大的偏心距,其承载力及稳定性都很差。
(1)主要受力节点嵌固能力不足:立杆与水平杆采用回转扣件连接,节点嵌固能力低,钢管的长细比较大致使支模架结构变形协调能力很低,不具备超静定结构的优点。只要某一根立杆失稳,邻近立杆可能也失稳进而导致整个钢管模板支撑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