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747期 | 中国数字经济互联网之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2021-06-04 10:06 作者:全行业报告圈  | 我要投稿


第747期

2008年至今,基于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技术、政府主导的相关投资、消费者积极拥抱数字化的趋势,中国数字化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提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


全球范围内,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贝恩最新研究表明,疫情加速了中国数字化进程,催生线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多场景的数字化应用诞生并且广泛普及。


伴随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行业先行企业在中国呈现出哪些领先全球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如何做到的?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广大企业应当采取哪些行动和举措,从而把握中国数字化发展机遇,赢得长足发展?


值此转型变革之际,贝恩公司携手阿里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立足贝恩丰富的行业管理咨询经验,结合阿里巴巴以及百度详尽的企业案例库,分析并总结得到,行业先行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呈现出 “三大亮点”: “快”、 “准”、 “新”。


“见微而知著”,我们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行业先行企业之所以能迅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打造领先于全球的亮点,与中国特色的平台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凭借 “高效的供需资源聚合”、 “流动的数据价值”、 “本土化创新驱动的技术赋能” 和 “全价值链的深度运营赋能” “四大特色”,助力企业赢得数字化先机。


追本溯源,上述平台发展模式何以在中国如此盛行?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颇具中国特色的 “四大原因” 是形成该模式的源动力。首先,政府积极推动新基建、供需侧改革两手抓,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其次,中国消费者数字化程度全球领先,且对数字使用态度较为包容,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与应用场景,云集响应、加速推进;第三,目前,企业端面临着高度分散的供需资源以及技术、运营基础薄弱的双重困境,刚需迫切、亟待赋能;


最后,一批有能力亦有意愿的平台适时出现,扮演起 “赋能者” 的角色,突破瓶颈、满足需求。为了最大化发挥中国特色平台商业模式的独特优势,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企业需结合自身特点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进行差异化选择。


实践中,我们观察到 “三类参与方式” : “善借外力”、 “双管齐下”、 “自建平台”,每类方式都有成功的案例。无论企业选择哪种参与方式,为了更好的进行转型,都应该围绕组织、运营机制、人才和数据,调整运营模式,践行 “四种应对之道”。


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经济开启内循环、“十四五” 即将开启序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平台发展模式将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对各利益相关方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体看,政府行动一马当先。十四五规划中,政府提倡重视科技创新,深化需求侧改革,释放消费需求。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监管措施,为该模式的健康发展持续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以及充满活力且有秩序的监管体系。



关于我们

全行业报告圈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零售消费、金融领域、互联网+、机械制造、新能源产业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45000+份行业报告,涉及11大板块,305个细分领域。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全行业报告圈社群朋友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第747期 | 中国数字经济互联网之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