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CT结果出来了!盘盘“兔二”的国际粉
近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我国嫦娥四号任务最新研究成果。

嫦娥四号地面系统科研团队利用月球车“玉兔二号”上搭载的测月雷达获取的就位探测数据,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并阐述了其作用与演化机制。该项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研究显示,探测到的40米分层,可以大致分为3层:
第一层:从月球表面到地下12米,该地层为细粒月壤、内嵌有少量石块,是由多个撞击坑互叠的溅射物风化而成。
第二层:从地下12米到24米,该层是雷达图像上回波强度最大的区域,表明内部存在大量的石块,甚至形成了碎石层和碎石堆,夹杂在细粒月壤之中。
第三层:从地下24米到40米,该层雷达回波明暗交替变化,为不同时期、更古老的溅射物的沉积和风化产物。
深度40米以下雷达回波信号微弱,已无法推断其物质特性。这也说明,在嫦娥四号着陆点附近,完整的月海玄武岩覆盖达到月表以下大于40米的深度。

除了《科学进展》外,也有不少国际网站对玉兔二号进行了关注,甚至有不少是长期关注。下面我们就来cue一下它的国际粉丝吧!
骨灰级:美国Space网站

2019年5月15日,Space网站发布玉兔二号消息:月球外壳下面是什么?中国的玉兔二号可能是第一个发现的。紧接着第二天,又跟进发布:晚安,嫦娥四号,中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入月夜休眠。

2019年8月30日,发布消息称,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根据“我们的太空”8月17日发布的《玉兔二号驾驶日记》(by the government-sanctioned Chinese-language publication Our Space),玉兔二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驾驶员的控制和指引下,开始在布满各种小型撞击坑的区域行驶。

2019年9月19日,针对中国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发现奇怪物质再次做了报道。他们在报道中说,多亏了上周末“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除了展示了月球上物质的新图像,还详细描述了玉兔二号团队如何小心翼翼地接近陨石坑,以分析样本。
通过他们的报道,坐实了Space网站对玉兔二号的绝对关注。而且可以看出,这位粉丝是经常通过“我们的太空”做功课的
并且从这里开始,Space网站开始了期期不落,追更“玉兔二号驾驶日记”的模式。

2019年10月15日,标题《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完成第10月昼工作》的文章,介绍玉兔二号已经行驶了950英尺(289米),并远远超出了3个月的设计寿命,提到“根据10月6日我们的太空微博报道表明,着陆器和巡视器及有效载荷都运行良好。”

2019年10月22日,针对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所发现的“胶状物”做了报道:神秘“胶状物”可能并不神秘。文中提到:10月8日,我们的太空微博发布了一张“胶状物”的图片,照片显示的是在一个陨石坑的中心含有与其周围不同颜色并且含有亮点的物质。
这也是space网站第3次针对玉兔二号发现的“胶状物”作的专题报道,看来这位粉丝也有口味偏好,尤其喜欢新鲜事物。在此之后的三个月里,Space网站更是坚持不懈地对玉兔二号给予关注,报道了玉兔二号打破了月面工作时长纪录,还称赞了嫦娥四号所拍摄的大量令人赞叹的月球背面图像。就连NASA JPL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摄像团队负责人Doug Elliso,也下载了中国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经处理后发在其推特上,并赞叹道:这太漂亮了!

2020年2月20日,发布消息说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对我们在第13月昼发现的看起来相对年轻的岩石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们发布第12期玉兔二号驾驶日记后,它紧跟其后,在2月25日发布消息报道了玉兔的身体状况,并提到“为阻断COVID-19冠状病毒传播,玉兔二号的驾驶团队采取了戴口罩等一些防护措施。”不仅是关注“玉兔二号驾驶日记”,报道玉兔二号的消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行星科学与探索中心的绘图师,甚至根据零星信息,制作了月球车行驶路线图。


2月27日凌晨,美国Space网站就嫦娥团队发布在《Science Advance》期刊的一篇论文做了报道,称中国的月球车揭示神秘的月球背面地下结构。

要说Space是骨灰级,那么又有个坐不住了,就是下面这位。
铁粉级:美国Spacenews网站


从2019年6月28日,美国Spacenews网站就开始在报道中提到“玉兔二号驾驶日记”,直到现在仍在持续关注。
相比这两位“明目张胆”地表现出关注,还有一位美国粉丝也在默默盯着玉兔二号。
潜水粉丝:NASA

这些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拍摄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部分照片。
这些照片出自月球侦察轨道飞行器相机(LROC)之手,它是安装在月球侦察轨道飞行器(LRO)上的三个摄像机组成的系统,能够捕捉高分辨率黑白图像和中分辨率的月球表面多光谱图像。
自从2019年1月2日以来,NASA就利用这个机器人航天器对我们的嫦娥四号展开了“长枪短炮”似的全面关注,最近一次他们还找到了龙江-2号撞月点。看到有这么多热情粉丝的关注,玉兔二号表示内心虽然有压力,但是这个“偶像包袱”会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在驾驶员们的精心操作下,好好工作,代表人类去探索更多宇宙奥秘!

2020年3月1日20时6分,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完成第十五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进入月夜休眠。嫦娥四号着陆器于3月2日4时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十五月夜休眠期。
玉兔二号再次醒来后,累计行程将突破400米。期待这只神奇的“兔子”创造更多奇迹。
整理 | 宋星光、铁伟涛、李潇帆
素材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