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大才子之首:一生抗命死谏,最终流戍云南!
杨慎: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明代三才子之首,首辅杨廷和之子,杨慎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杨慎家喻户晓,但杨慎眼不藏奸,性格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难以施展。

编辑
武宗朝他就上奏,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武宗根本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杨慎无可奈何,只得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朱厚熜继位,授杨慎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但他耿直的脾气没有收敛,经常利用讲学的机会引经据典“教育”世宗,但世宗极有主见,不吃他那一套。对杨慎横竖看不顺眼,经常借故叫停讲学。

编辑
在那场声势浩大的二百人哭阙逼宫的“大礼议”壮举中,杨慎慷慨陈词:“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并带头呼天抢地,痛号请愿。这次彻底激怒了朱厚熜,他迅速采取雷霆手段,把哭得最凶的一百多人扔进了锦衣卫大狱,并赏赐廷杖。杨慎十日内被廷杖两次,打得皮开肉绽,几乎死去,然后发配云南永昌卫充军,仕途就此终结,大明政坛从此也少了一位治世名臣。

编辑
世宗对杨慎深恶痛绝,虽有六次大赦,独不赦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