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可尼” 电容突击步枪

2023-08-28 20:34 作者:Pharotek法师  | 我要投稿

“人类和平的走进了太空时代,在太空时代早期,人类凭借并不充裕的运力在太空站稳了脚跟。太空中稀缺的并不是能量而是物质,尤其是火药。即使在最后的大战之前,电磁武器就已经装备在各种战斗车辆上,但电磁武器的小型化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直到一条标准的MkV(五号)电容(注1)的生产线在地球轨道上正式投产,人类才看到了单兵电磁武器的一点可能性。”

 ————《O&B装备命名规范简史》第792版,比邻星同步轨道中央大学出版社

注1:太空时代各种航空器航天器常用的标准小型超级电容规格,分为MkI(一号), MkV(五号), MkVII(七号)和MkIX(九号)等多种。

这是绘制于2020年初的一幅作品,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理念都与现有作品可能有较大差别。

请注意:本文设定中的漏洞和缺陷大多是故意为之

随着人类步入太空时代,在太空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定居者的背景不同造成了太空生活的不确定性,犯罪者,游击队,反抗军的角色逐渐在太空中显现,适合在太空环境,尤其是太空舱内外和空气稀薄的小天体表面上使用的轻武器逐渐变成了一件大家必须开始考虑的事。 传统的单兵武器基本都是以火药为发射药的气动武器。在太空时代尤其是早期,向太空运输小口径弹药的成本依然很高。在太空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时候,火药在太空中的生产一直是个问题。传统的弓弩等使用势能发射投射物的武器在太空环境的效能也十分差劲。太空环境不缺的是电力,只要有合适的能源,小型电磁武器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然而能用于小型电磁武器的电源要么十分昂贵要么体积庞大,除非是安装在舱外宇航服上,不然很少有人能拿起这种武器。 如果能有一样东西能替代子弹的发射药就好了,这是当时对这类武器有需求的人的想法。瞬间激发并释放大量能量,推动弹头前进。 压缩空气和火药是一样珍贵的,因此气枪也不是一个好选择,最直白的方法就是用高能电容直接接入电路快速放电,

但是电容从哪里来

。 MkV标准电容,差不多和地球时代的五号电池差不多大,是一种小型的超级电容器,这种电容广泛应用于各种太空时代的航天器上。大量MkV标准电容组成的电容阵列可以用作能量存储器。每拆解一台航天器回收的电容中至少包含75%能用的电容,考虑到一个存储器阵列中可能有上万枚这样的电容,把它们用作“弹药”也不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 直接将电容接入电路放电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释放极限,即根据RLC公式,在短时间内释放的电能是有限的。另一个则是电容寿命,即使是这种超级电容,在直接接入电路时释放的电能即使有限,但也有对电容造成损伤的风险。使用直接接入法放电的电容,容量,稳定性和放电能力都大打折扣,换句话说就是已经报废了,再用真的可能会爆炸。 这样的问题决定了弹头的动能有一个上限,

速度和弹丸质量不可兼得,

即便如此,这个动能并不比地球时代现役的步枪低太多,击穿地球时代的低标准防弹插板不在话下。 电容的问题解决了,弹头的问题随之而来。 不过好在太空没有气动和重力(基本没有)的影响,弹丸的形状并不重要,只要笔直的飞出枪膛,就没有后顾之忧。为了方便,弹丸选用了太空时代的一种金属加工毛坯,零重力冶炼钢珠。 将零重力冶炼钢珠和标准电容用弹托链接,一发电容加速弹就做好了。 解决了弹的问题,原型枪的设计也呼之欲出。 初代原型被命名为电容加速步枪,由双材料增材加工的方式,一体化加工线圈电路和枪身结构。枪身材料同时也是绝缘材料,避免放电过程中对操作者释放电弧击伤操作者。 枪机部件基本和一把气体动力的枪差不多,除金属接触点外均由绝缘材料加工以避免电弧放电。 该枪在将一发电容加速弹推入枪膛并击发时,电容被接入电路,电磁力将弹头从弹托上扯下,进入加速线圈加速出膛,该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加速弹头的反作用力带动枪机反向移动,像一支气动步枪一样抛壳并装填下一发电容加速弹,如此循环以进行连射。 第一批原型枪从走出小作坊到完成测试并没有经过特别久的时间,稍加改良后,电容加速步枪的第一批量产型正式定型,这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马可尼电容突击步枪Mk1。

马可尼电容突击步枪Mk1,简称马可尼Mk1,左1,右12(从上到下)

马可尼电容突击步枪Mk2,简称马可尼Mk2,左2

马可尼电容突击步枪Mk3,简称马可尼Mk3,左3

马可尼Mk1出生于反抗军的小作坊里,在它获得马可尼的名字之前被称作电容加速步枪,首次装备于太空殖民地中的反抗军中,以易于维护,回收和结构简单,弹药廉价闻名,在反抗势力中尤其受欢迎,一度形成了对太空安保部队的优势,直到太空陆战队的镇压后才式微。被缴获的电容加速步枪吸引了正规部队的兴趣,测试人员对它的简单结构和不俗性能啧啧称奇,尤其是使用拆机标准电容作为发射动力的设计。评估的结果虽然表明这把”土制“步枪的杀伤力并不能满足太空部队的需求,但这把枪的威力和成本十分适合太空安保部队的使用。 即使出生于小作坊中,测试人员还是看到了它设计中划时代的概念,在优化设计和加工工艺并投入量产后,该枪以纪念地球时代无线电的发明者的名义,将其命名为马可尼电容突击步枪,简称马可尼突击步枪。该枪作为电容突击步枪的第一款,被命名为马可尼Mk1。 马可尼Mk1的结构为折叠式,由于不需要气动步枪所需的气密性,除后托外,加速枪管也可以折叠。枪托组件可以整个卸下,卸下后可以从后部更换枪机组件。 马可尼Mk1有上下两条导轨,可以安装基本的战术组件,但默认型号只有无标尺的机械瞄具(要标尺干什么?)。 在弹药问题上,马可尼Mk1使用的标准的加速弹牺牲了一定的弹头重量,换取极高的初速,以同时保证动能和射击性能。这样的设计导致它很容易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拥有大气的行星表面使用的弹道性能十分差劲。由于加压太空舱内的室内面积不大,这个问题在太空舱内的使用中并不凸显。 马可尼Mk1使用20发的标准弹匣,在使用标准电容加速弹时,可以保证对太空舱内无防护目标的杀伤力(舱内服并不厚,而且防弹插板在太空中也是稀缺货)。在面对身着重型宇航服或防弹插板的目标时,还有特制的钉弹以供使用。他们可以在同一支枪上使用,但切换弹种必须调整枪械。 由于马可尼Mk1的长度还是有一定不方便因素,而且20发的弹匣在交火中还是不太够用,因此专门使用标准弹药的短突击步枪马可尼Mk2被开发出来, 和马可尼Mk1不同的是,马可尼Mk2只有尾托可以折叠。它的供弹机构也被完全修改,改为和地球时代AR57类似的上部供弹结构,它不再使用20发弹匣,而是使用一条50发的长弹匣进行供弹,保证了火力持续性。这条长弹匣并不能使用钉弹,马可尼Mk2对于带防护的目标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马可尼Mk2自带一个小型的全息瞄准镜,这也算一种对室内作战的优化。 马可尼Mk3则是一支轻量化的马可尼Mk2,通过优化绝缘压力低的结构,将全枪的重量降低了20%。 马可尼电容突击步枪作为一支结构简单粗暴的带土制血统的武器,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当其冲的则是弹丸的杀伤力受到电容放电能力的极大限制,导致它在后来的生产周期中对越来越常见的防护插板力不从心。作为一支以拆机电容作为发射动力的武器,其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电容的稳定性,某些素质一般的电容在暴力的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炸膛,虽然这一问题在正式投产后,使用全新的电容后得到解决,使用该类武器对电容的浪费也成为了一大问题。马可尼突击步枪的主要结构均为一体化加工,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可维护性。如果发射线圈的结构出现瑕疵,就算是Mk1型,也只能更换枪管组件,而无法替换线圈。如果是不能更换枪管的Mk2/3型,估计就只能回炉重造了。同样是暴力放电的问题,马可尼突击步枪对潮湿的环境十分敏感,除了加速触点的锈蚀外,水汽也会在放电时为枪械增加潜在的炸膛风险。 马可尼步枪的原理在太空时代早期撑起了单兵武器的一片天,以高能电容作为发射动力的武器在此之后层出不穷,直到能稳定多次使用的电能系统被装备到轻武器上,才为电容加速步枪的时代画上了句号。即使如此,在人类定居的角落还是偶尔能看到军警、反抗军手中的马可尼突击步枪,作为那个时代智慧的象征。

“马可尼” 电容突击步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