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二月三日读《美的历程》1.2

2022-12-03 17:44 作者:未来向宽WXJ  | 我要投稿

龙飞凤舞 三、“有意味的形式” 笔记:   1.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其中有相对和平和激烈战争的不同时代。   2.仰韶半坡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   3.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即种的繁殖,是远古原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血族关系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社会结构。   4.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5.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6.半坡彩陶的几何形花纹是由鱼纹变化而来的,庙底沟彩陶的几何花纹是由鸟纹演变而来的,所以前者是单纯的直线,后者是起伏的曲线。   7.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马家窑文化属于分别以鸟和蛙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   8.克乃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否定再现,强调纯形式(如线条)的审美性质,给后期印象派绘画提供了理论依据。   9.原始巫术礼仪中的社会情感是强烈炽热而含混多义的,它包含有大量的观念、想象,却又不是用理知、逻辑、概念所能诠释清楚,当它演化和积淀于感官感受中时,便自然变成了一种好像不可用概念言说和穷尽表达的深层情绪反应。   10.陶器几何纹饰是以线条的构成、流转为主要旋律。线条和色彩是造型艺术中两大因素。   11.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从形到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创造了和培育了比较纯粹(线比色要纯粹)的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

十二月三日读《美的历程》1.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