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说德云】新的一年,更爱相声,更爱你们

2023-01-01 12:59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2022年12月19号,我大略总结了一下修者竹也的2022。

这一年,自己花钱买票的演出看了34场,其中有相声、有话剧、有舞剧;有南京,有北京,有杭州;有大剧场,也有小剧场。

非虚构文章写了45篇,虚构类文章也就是《心病》写了94章。

19号我觉得我一定能把《心病》写够100章,离2023年还有十来天,写6章问题不大。

然而没想到,2022年的最后十天,我是躺着过来的。


躺也就算了,问题是,我第一次发现我看不了书。

从我识字以来,没有一天我不看书的,哪怕躺在产床上,我都能在宫缩的间隙抽空看会儿kindle。

然而这一次,眼睛看到了字,脑子看不到。

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可怕的事情!


那个瞬间,我体会到了张云雷的感受。

作为演员,他怕再也上不了台。

作为创作者,我怕再也驾驭不了文字。

退一万步,不说驾驭,如果连欣赏都欣赏不了,那我还是我吗?我感受到的世界还是我原来的世界吗?


我和闺蜜说难怪林黛玉病中多思,实在是除了思考,她也干不了别的。

拿不动笔,看不进书,不伤春悲秋,还能干吗?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

大概两三天后,我能看网文。过了七八天,我能看一些相声书籍。

当我能看以前觉得晦涩深奥的文学理论时,我知道我好了,我的精神世界又正常了。

失而复得,弥足珍贵。


得失,本就是人生常态。

张云雷《一天零一页》的主题叫做“失而复得”,他真的失去过,也得到过。

就像很多很多相声老祖那样,有失,有得。

失去的时候,不抱怨。

得到的时候,不狂妄。

这是我从张云雷身上看到的,也是我从相声史上学到的。

我和闺蜜经常感叹张云雷的宠辱不惊,羡慕他有好师父指导,有好搭档陪伴,有好平台进可攻退可守。

现在,我们更羡慕他自幼浸淫在这个行业里,从小看惯风云变幻,知晓江湖多风雨,路上尽是冒雨的行人。

这些,是相声给人的锻炼。

相声博大精深,值得一再品读。


相声是时代的相片。

和所有的文艺作品一样,相声记录了历史片段。

相声真实。

《老老年》是饥寒交迫、衣食无着的真实。

《关公战秦琼》是甲方蛮横、乙方卑微的真实。

《拉洋片》是底层的城里人欺负更底层的外乡人的真实。

《大审诓供》是草菅人命的真实。

《八大改行》是再就业的真实。

……

所有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对从业者来说,传统作品的价值在于技巧、在于结构。

对欣赏者来说,传统作品的价值还包括它无限真实地贴近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

所谓读史明智,就是从别人的故事里窥到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不被内心的幻想蒙蔽双眼。

老郭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因为现实就是这样,天除了会降雨露,还会降雷霆。

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除了有红花绿草暖阳清风,还有细菌病毒洪水地震。

想通了,接受了,也就坦然了。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声给时代加了一层笑的滤镜。

这层滤镜包裹了现实生活的残忍和痛苦,有这层滤镜缓冲,生活的尖锐刺入人心时,不那么真切,也不那么痛楚。

从这个角度说,相声演员很了不起。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里老郭看到盲人师傅穆怀鹏,感叹“多大功德,能让人家高兴”。

穆怀鹏则说:它帮我打开了很多心结。

2022年,很高兴我看了《窝头会馆》。

2022年,很遗憾没有看到《德云斗笑社》第三季。

去年的遗憾,希望能在今年得到加倍补偿。

2023年,希望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多进剧场。

希望我们喜欢的演员能多登台、多表演、多出好看的作品。

一切艰难都会过去的。

好好活着。

爱他们。

爱你们。

2023,我们剧场见。


【修说德云】新的一年,更爱相声,更爱你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