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诸葛我评说

诸葛孔明,一身白袍。手持羽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是淡泊名利的好丞相,亦是鞠躬尽瘁的精神之源。 诸葛亮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隆中作对,分析天下大势,做出取益州,联东吴,抗曹魏的政治军事规划,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前出师表,交待政治方面,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后出师表,交待军事谋划,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志在必得;七擒孟获,杀得南蛮心悦诚服,六出祁山,抗击曹魏……有对联为证: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诸葛亮在军事、政治领域之才能,可谓空前。 诸葛亮是淡泊名利的好丞相。淡泊名利,为官清廉,忠心耿耿,可谓诸葛亮作为臣子的标杆、典范之品格。有《诫子书》表淡泊,劝勉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亦不急躁,亦不火爆,亦不冲动,修养身心,陶治情操。有《亮自表后主》表清廉,从古至今,臣子死时,内无余帛,外无盈财者,又能有几人?诸葛亮的清廉正直,不得不令人佩服。还有《出师表》显忠诚,报先帝、忠陛下,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对刘氏父子之忠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忠武侯”一谥号,对于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是他作为丞相的真实写照。 诸葛亮还是鞠躬尽瘁的精神代表。忠心不二,志死不渝。诸葛亮用他的一生谱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篇章。自草庐之中,许刘备备驱驰,到白帝城里,受刘备托孤,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奔走效劳;受命以来,又日夜牵挂国事;五丈原病倒,竟点49盏明灯,向上天借命,只愿完成蜀汉之兴隆。虽然诸葛亮未能辅佐君王以成统一之大业,但他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至死方休的敬业精神,始终如一的爱国精神,流芳百世,化作一股清泉,滋养了中华大地,哺育了中华儿女,浇灌了中华富强! 汉中定军山中,蜀楸汉槐的枝叶随风飘拂。诸葛武候寺中,孔明羽扇纶巾,历史的风拂过他微笑的脸,吹起他的智慧、他的淡泊、他的鞠躬尽瘁、承载了他的精神,遍撒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