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惘然

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
—简析微电影《遥望》
在近6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巧妙地运用了3个片段,尽可能地为大家呈现出了两个人从2021年到2023年高中生活的精简版。
第一幕:由2023打开的2021
通过片段后字幕展示的年份可以看出,耿凡博的故事采用了倒序的手法,从2023年的现在以一封掉落的信为契机,坐在桌前的他思绪回到了2021年,而我的故事恰巧是以2021年为开端。在一开始采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是为了体现各自故事的独立性,而之后我们故事的交汇,也就是问路的片段,则是暗示茫茫人海中擦肩而过的人也可能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这里也是致敬了王家卫导演在电影《重庆森林》中的经典台词:每天都有机会与别人擦肩而过,你对他一无所知,不过也有时候你们会变成朋友和知己。随后通过带有抽帧效果地背面拍摄耿凡博穿过人群,对比在问路前茫然失措的我的背影,体现他坚定向前、义无反顾的信念。
第二幕:不同时期的烦恼与自我和解
在第二幕中,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故事和之后的江边遥望来体现各自的变化。在我的故事中,主要以俯拍为主从而体现在当时当刻我的失落与无助。在面对家庭矛盾时,我的确是一个不太会处理情绪问题的人,所以在当时这一直算是我学习之外的一个烦恼。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话那头和我接戏的爸爸,也给我了很大的鼓励进而让这个片段顺利落幕。正如我想表达的:长大了的我开始学会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慢慢理解他们第一次为人父母的不易。而在耿凡博的故事中,不同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我,在那段特殊的封控时期,他则是扮演了一个倾听的角色,倾听朋友在封控时期的烦恼,。这里采用的侧面平摄用于体现他的平静与感悟,他说:疫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考验,是苦难,更是使命。好在雨过天晴,没什么过不去。而之后两人在江边遥望则是表达一种对事物的释然和对过去的感慨,这里均采用侧面平摄的手法,在几乎不变的场景中体现内心的改变。在这两段烦恼与和解中,表现出了我们各自在不同方面的蜕变。少年的成长总是潜移默化的,回忆起来都是前进路上动力的源泉。
第三幕:整装再出发
在夜景空镜头的过渡后,迎来了我们自己最满意的华彩部分。在一个个生活化的动作中,我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准备启航。这里的我们就是此刻的我们,在这个人生的转折点上,我们带着之前的点点改变与成长,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明天。回首那些岁月,我们感激生活中的每个人和每件事,是他们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都有无法言说的时刻,一场不为人知的暴风雨,一些被打碎而后重建的观念,这些是成长必修的课题,静待它过去,我们会成为更丰满更平和的大人。我们在经历,在接受,在失去,同时也在成长。正如在片尾所写:惘然又不失希望。而这里想表达的就正是希望,借用我的第一位观众的话: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我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正式拍摄之前,我一直把这次的活动视为假期里最重要的事情,与其说是好奇活动本身,不如说是期待这个全新的体验。作为微电影的主创人员之一,首先我要感谢耿凡博的邀请,我们一起,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在拍摄过程中感悟,实在是一次奇妙的经历。作为即将正式以广播电视编导为专业的学生,我很珍惜这次实践活动,虽然在拍摄以及剪辑的过程中都有一些让我头疼的时刻,但是结果还是很好的,我自己非常满意这次的作品。严格来说我们的队伍只有两个人,这也很幸运,我们依旧能够高效顺利地完成整个拍摄。就像我们一直说的,这是送给我们自己的礼物。
关于微电影的主旨,我认为就是“惘然又不失希望”的改变与成长,对于我自己来说,转学来到上海是我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更加独立和勇敢,我是真真正正在一步一步长大的,我是无数个我中唯一幸存的我。而我所想表达的就是一种无论发生什么都永不熄灭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也希望我做到了。
这部微电影对我来说,有着多层意义。它是我第一部亲力亲为的小作品,是我的第一次实践,是送给我自己的毕业礼物,当然,它也是点缀这个假期的绚丽一笔,正如结尾璀璨的烟花。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部稚嫩但真诚的微电影,也期待大家的评价~
陈逸雪
20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