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骇人轰炸,其实是怕人发现它菜,美国中东战略算是彻底崩了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称,巴勒斯坦位于加沙地带的一家浸信会医院遭到袭击,导致医院大量病患、医护人员和为了躲避轰炸在此避难的妇女、儿童伤亡。现在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将矛头直指以色列,多个中东国家发布联合声明强烈谴责,多地爆发反以色列、反美游行,哈马斯称美国也应为此事负责。虽然以色列还在辩解,爆炸是巴勒斯坦一个激进组织“杰哈德”导致的,但是这种说法很苍白。

因为现场视频能够很明显听到导弹末端飞行阶段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普通的火箭弹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声音。要是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有这种威力的导弹,那也轮不到以色列在这叫嚣发起地面行动。以色列声称这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炸的医院,就和当初西方媒体声称俄罗斯炸了“北溪管道”一样荒谬。而这件事造成的舆论影响就像一颗“核弹”一样,在阿拉伯世界炸开了锅。这次谴责甚至包括了“亲以色列”的阿联酋,甚至连约旦也开始抗议。而伊朗更是动作频繁,伊朗外长此前宣布“抵抗之弧”可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医院袭击事件之后,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只说了一句话“时候到了”,随即伊朗在伊玛目圣地升起了阿拉姆黑旗,这代表着伊朗将会有复仇行动。很多人可能还是不信伊朗会出手,但是伊朗复仇都敢复仇到美国头上,以色列这样做,冲突迟早是会扩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目前白宫已经开始担心,以色列正在没有退出战略的情况下,发动一场长期的、毁灭性的战争,并且将该地区拖入更广泛的冲突。美国的言论和行动看起来非常矛盾,一边是美国持续增兵派往中东地区,紧急增派2艘航母战斗群以及2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并表达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另一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反复到访以色列,就连美国总统拜登也冒险到访以色列。出行前白宫发言人就说,拜登会“以朋友的身份向以色列提出尖锐问题”。看着就是去灭火的,一边又派兵震慑,其实这两件事并不矛盾。因为美国需要压住阵,但又不想其他国家轻举妄动,目的就是保持小范围低烈度冲突,但不要外溢蔓延,就和俄乌冲突那样。而更现实点来说就是,要保住美国和以色列最后的体面。

以色列这次袭击医院,之前要求110万人24小时撤离,炸撤离的平民车队,还叫嚣发起地面行动,看着挺狂妄的,但其行为的核心逻辑就是他们军事能力根本不够。有些人可能会质疑这种说法,以色列拥有强大、先进的武器,以及美国的支撑,怎么可能会军事能力不够。但要清楚一点的是,如果以色列够强,他们就会执行更精准的打击,更凶狠的报复行动,但他们现在除了打击医院、学校、撤离车队,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军事目标。以色列宣布地面进攻行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到现在净做些惨无人道的轰炸行动。因为地面进攻难度更大,所以他们采用这种无差别的骇人轰炸,恐吓巴勒斯坦人离开。有的人要打仗,并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怕别人发现自己菜,都是一些欺软怕硬、色厉内荏的纸老虎。别的不说,以色列的纵深就决定着,犹太人只能输一次,而阿拉伯人可以输很多次。这点美国也同理,美国到处挑动战火,叫嚣自己可以打赢多线战争,看似运筹帷幄。但其实美国在面对真正强大的敌人时,都是把盟友推到台前当炮灰。十几年前的美国还是不服就干,现在只敢躲在背后打“代理人战争”。自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后,美国的中东战略就已经被大大削弱了。如果这次以色列把事情闹大了,冲突一旦蔓延,美国无论选择下场还是隔岸观火,那美国中东战略最后的体面和威严也没了,随即而来的就是美元霸权、军事霸权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