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旧瓶装新酒”的早期科幻小说经典
《海底两万里》 / 凡尔纳 / 陈筱卿译本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
潜水艇“鹦鹉螺号”
这是一部经典的科幻小说,作者凡尔纳生活在19世纪,一生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被后人尊奉为“科幻小说之父”。单说《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吧,讲的是海底旅行大冒险的故事。这里面最重要的道具是潜水艇,而说起潜水艇呢,这种水下交通工具在凡尔纳生活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1800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由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简易原始潜水艇,取名叫做“鹦鹉螺号”。70年后,1870年,凡尔纳推出了这部海洋主题的《海底两万里》,讲了一个一些人乘坐一艘科幻版潜水艇海底历险的传奇故事。为了向潜水艇的发明者富尔顿致敬,凡尔纳把他笔下的科幻版潜水艇也叫做“鹦鹉螺号”。这个科幻版潜水艇有什么特点呢?请注意,它是以电力作为动力的。凡尔纳想象出了这么一种情况,这是超出了当时技术能力的,可是很有意思,仅仅用了短短16年,1886年,人类第一艘用电力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就出现了,而且这艘潜水艇也取名“鹦鹉螺号”,再后来,1954年,人类第一艘核潜艇又出现了,叫什么名字呢?还叫“鹦鹉螺号”,这都是在向“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致敬。
那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吧,凡尔纳笔下的这艘科幻版潜水艇“鹦鹉螺号”,它的文化影响力如此巨大,那艇上到底生活着什么样的一群人,这些人又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海底历险传奇故事呢?好,接下来我就马上来带你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有多惊险多刺激。

故事精华
故事的讲述者名叫阿龙纳斯,是来自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一位法国科学家,他所讲的这个故事是他所经历的一次不可思议的冒险奇遇。在将近十个月的时间里,阿龙纳斯被动地卷入了一次海底环球之旅,在海底走过了两万里,穿过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洋、北极海洋,堪称一场海底长征。这里的“里”用的是古代法国的度量单位,两万法里大约相当于八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两圈,那这场海底两万里的旅行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阿龙纳斯是这么讲的。
1866年,海上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个巨大的梭子形的不明物体经常在许多水域出没,运动速度之快超出人类想象,而且还时常发出神秘的磷光。这个所谓的海怪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美国政府派出林肯号战舰对它进行追捕,邀请了阿龙纳斯作为知识顾问,一道追捕海怪。不久,林肯号战舰果真发现了海怪,于是就开始了一场遭遇战,林肯号战舰遭到重创,阿龙纳斯也一阵昏迷落入海中。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仆人康塞尔还有林肯号特聘过来的一位捕鲸高手,三个人一起躺在一个大屋子里面。原来他们已经成了敌人的俘虏,而所谓的敌人呢,也就是人们认为的那个海怪,竟然是一艘70米长、8米宽的大潜水艇,这就是咱们前面提到过的“鹦鹉螺号”。“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船长名叫尼摩,手下有十几名水手,这位尼摩船长对阿龙纳斯他们讲,说自己不和陆地上的人打交道已经很久了,现在你们几个成了我的俘虏,在这艘潜水艇上生活不用发愁,也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只有一条,那就是不许逃跑。
接下来,尼摩船长带领阿龙纳斯三人参观了神奇的“鹦鹉螺号”。这里有豪华餐厅、藏书完备的图书馆,以及一座收藏了各种奇珍异宝的博物馆。尼摩船长想到了从海水中提取钠元素来发电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鹦鹉螺号”的动力问题。他还发明了用电力推动气泵把水上新鲜空气抽进来的办法,解决了艇内呼吸的问题。阿龙纳斯在这里成了囚犯,这一点当然让他很不爽,可是呢,另一方面,尼摩船长承诺可以带着他们几个囚犯一起体验海底世界。作为一个对自然奥秘充满好奇心的科学家,对于这样一种超乎想象的求知机遇,阿龙纳斯又不能不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就这样,一场海底两万里的超级大冒险正式开始了。先是尼摩船长领着几个人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拿上特质的海洋猎枪,走出“鹦鹉螺号”舱外,走在海底平原上,体验海底狩猎的刺激。在这以后,又经历了许多惊险刺激的事情,潜艇开到南极的时候,遇到了鲸鱼群,一群鲸鱼中的巨无霸抹香鲸正在靠近一群相对弱小的长须鲸。尼摩船长同情弱小,援救长须鲸,指挥“鹦鹉螺号”痛击抹香鲸,发动了一场大屠杀,好几海里的海面都被抹香鲸的血染红了。同样是在南极,“鹦鹉螺号”遭遇到了空前的生死挑战,被困在了一座巨大冰山的冰窟窿里,48小时内如果无法脱离险境,储藏库的空气就会用完,所有人都将窒息而死。好在这一次尼摩船长还是想出了巧妙的办法,指挥大伙儿共同努力逃出了险境。可是,不久以后,“鹦鹉螺号”在航行途中又遇上了大麻烦,一条巨大无比的章鱼卷住了船的叶轮,潜水艇动不了了,尼摩船长带领大伙儿出舱和章鱼殊死肉搏,杀死了这条大章鱼,又杀死和杀伤了陆续游来的十几条大章鱼,又一次成功脱险。
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阿龙纳斯逐渐了解到了这位神秘的尼摩船长身上的一些秘密。尼摩船长的国家和整个家庭都曾经遭受过无端的迫害,他失去了国家和所有亲人,被迫成了一个流亡者,于是研发了这艘“鹦鹉螺号”潜水艇,联合了十几个同样身世不幸的受压迫者,要向这个不公正的社会复仇。在航行的最后阶段,“鹦鹉螺号”行驶到爱尔兰附近海域,遭到了一艘铁甲舰的攻击,尼摩船长指挥潜水艇高速穿过铁甲舰的水下舰身,“鹦鹉螺号”完好无损,铁甲舰全军覆没。这场激战之后,“鹦鹉螺号”又被卷入到一阵海洋旋涡之中,阿龙纳斯和两个同伴落入海中,失去了知觉。醒来以后,几个人发现他们已经被人救起,躺在一个小岛之上一家渔民的小屋里,“鹦鹉螺号”到底怎么样了呢?尼摩船长能否转危为安呢?关于这些问题,这个故事的讲述者阿龙纳斯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而“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讲到这也就戛然而止了。

《海底两万里》成功的秘诀
好,以上就是《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大致故事脉络。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够惊险够刺激呢?现在,体验过了这个海底大冒险的故事给咱们带来的惊险刺激以后,我就要领你进入学理层面的讨论啦,要好好分析一下这部早期科幻小说的超级经典,它最经典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读《海底两万里》,我要告诉你一个这本书成功的秘密所在,那就是这是一个文学史上运用“旧瓶装新酒”手法取得成功的绝佳案例。所谓“旧瓶装新酒”,是说凡尔纳构思这部《海底两万里》,他讲了一个尼摩船长复仇的故事,而复仇故事正是那个时代西方通俗文学特别流行、畅销书作家也特别喜欢采用的一种故事模式,这就叫“旧瓶”,那这个复仇故事的“旧瓶”里面又装了什么“新酒”呢?这里面的“新酒”正是凡尔纳作为科幻小说创始人他所要装的新东西,那当然就是科幻元素啦。故事中那艘科幻版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还包括那些海底奇幻旅行中遇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状况。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旧瓶装新酒”,他是这么做出来这个“旧瓶”的,他装的“新酒”又到底新在哪里,下面我就好好给你讲讲这两方面的问题。
“旧瓶”:经典复仇故事题材
先说“旧瓶”的问题,整个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围绕着一个大悬念展开,尼摩船长研发出了观念超前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带着一伙人在海上神神秘秘地活动,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故事的讲述者阿龙纳斯很奇怪,于是就一直跟着这个大悬念一步一步地走,直到终于明白尼摩船长的复仇者身份。“鹦鹉螺号”是一艘复仇之船,整个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复仇故事。讲到复仇故事,咱们之前分享过另外一部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名著,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那本书讲主人公基督山伯爵用三大狠招进行复仇,写得相当扎心,而凡尔纳写这本《海底两万里》呢,他正是站在文学巨人大仲马的肩膀上,直接拿过来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复仇故事这个旧瓶,稍加改装,写出了尼摩船长的复仇故事。讲到这里,我必须给你补充介绍一个文学小知识,大仲马和凡尔纳两位文学大师其实是师徒关系,而且很有意思,这两人还是因为美食结缘的,怎么回事呢?原来啊,凡尔纳18岁的时候从家乡南特来到巴黎,偶然邂逅了一代宗师大仲马,还给大仲马做了一道地道的家乡美食,南特煎蛋。从此以后,大仲马喜欢上了南特煎蛋,也喜欢上了这个朴实的南特小伙子凡尔纳,一看他挺有文学天赋的,就把写小说的秘诀传授给了他,教会凡尔纳掌握了各种受大众欢迎的故事模式的写法。所以你看,这样呢,凡尔纳就从老师大仲马手里继承了经典复仇故事写作的旧瓶。
“新酒”: 最早的海洋主题科幻小说
现在,说完了“旧瓶”这一点,咱们再来说说这个复仇故事的旧瓶里面所装的“新酒”,它到底“新”在哪里。凡尔纳从老师大仲马那里学到了讲故事的手法,单就讲复仇故事这一点来说,他讲的尼摩船长的故事未见得就比老师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故事讲得好,不过,凡尔纳超越老师大仲马的地方正在于。他是借着复仇的悬念和框架来想象出一种对当时来说非常有未来感的潜水艇,还想象出来一个超级奇幻的海底世界,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海洋主题科幻小说,这就是大仲马根本没有想象过的事情啦。下面,我就给你选几个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带你来看看凡尔纳这个作家的惊人想象力。
先来看一下《海底两万里》第13章里面的一段描写,这里讲到“鹦鹉螺号”航行到了大西洋海底,尼摩船长带着阿龙纳斯一行穿上厚厚的潜水衣,去大西洋深处爬山,而且几个人爬的还是火山。一个大大的喷火口正喷出硫磺和火石,像一道激流,形成了火瀑布,没入了海水之中。这座火山就好像海中的一把巨大的火炬,照亮了海底下面的平原。在这段情节里,凡尔纳写到了海底火山这种自然奇观,在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下,这种自然奇观是不可能直接观测到的。你看这位科幻小说之父,他就运用想象力描绘出来这么一种海底火山喷发的奇幻景象,一方面普及了海底火山的地质知识,另一方面又运用文学想象力,幻想出了海洋中并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一种奇幻景象。这样就游走于科学知识和文学想象之间,就写出了科幻小说特有的魅力。
接下来的第14章,凡尔纳进一步放大了想象力,写出了一种童话般的天真味道。咱们看尼摩船长一行人的海底漫游,刚刚下了火山,接着又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岩洞,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面,几个人居然发现了一个蜜蜂巢,好多只蜜蜂在周围飞舞着,他们采了一些蜂蜜,准备回去做蜂蜜蛋糕。海底竟然有蜜蜂,这事儿当然是凡尔纳凭空幻想出来的,科幻小说有科学知识也有文学幻想,这里显然是更加偏重文学幻想了。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里有一段情节,在天马行空的文学幻想前提下,又融入了一种特别的人性温度,特别有诗意,在这里和你分享一下。这段情节是在第10章,讲“鹦鹉螺号”上的一个船员死了,尼摩船长带着十几名船员走出舱门,穿着潜水衣潜入一片美丽的珊瑚森林,这里有他们修建好的海底公共墓地,一名船员取出一把铁锹,挖出了一个海底坟坑,然后大伙把裹着白麻布的同伴的尸体放到里面,尼摩船长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带领同伴为死者做祷告。从这段情节里,可以看出尼摩船长这个复仇者其实是一个特别有人性温度的人。这样一来,作品中的科学幻想和人性表达这两个方面也就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了。
总结一下,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用了一个很传统的复仇故事的悬念和框架,引出了一系列融科学知识与文学幻想为一体的海底奇幻旅行描写,用复仇故事的旧瓶装了海洋科幻元素的新酒,从而成功超越了以老师大仲马为代表的传统通俗文学,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新纪元。

阅读心法
好啦,《海底两万里》这一讲就讲到这里,下面我再来跟你分享两条阅读心法:
第一,这本书里面最引人注目的第一神秘人物当然就是尼摩船长了。到了整个故事的大结局,尼摩船长的很多身世之谜仍然没有解开,甚至这个人物复仇的具体原因也不清楚,他究竟是哪国人呢,更不知道,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原来啊,这里面有点幕后情况,我这里给你透露一下。最开始构思故事的时候,凡尔纳本来是准备把尼摩船长写成波兰人的,写他因为参加反对俄国沙皇的起义,全家人就跟着遭了殃,被满门抄斩了,所以后来这个波兰人就专门袭击俄国轮船复仇。但是这本书的出版商和俄国有很多商业往来,考虑到书在俄国的销路问题,就建议凡尔纳最好改一改,可到底怎么改呢?凡尔纳也拿不定主意,最后一想,就把尼摩船长的国籍和身世背景都干脆隐去不说算了,于是就有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大结局。你看,一部名著的诞生,背后还有这么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呢。
第二,作者在结尾借着讲述人阿龙纳斯之口发出疑问:“鹦鹉螺号”现在怎么样了,逃出大漩涡了吗?尼摩船长还活着吗?如果他还活着,还会不会继续复仇呢?这个人到底是哪国人,他身上还有什么秘密呢?其实,关于以上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作者这个时候也没想好。不过我要告诉你,在这本书的续集《神秘岛》里面,作者终于想好了,以上所有的问题他都给出了答案,尼摩船长身上的一切秘密都将全部揭开,《神秘岛》这本书咱们下一讲马上就要分享啦,敬请期待。
写作小窍门
分享了阅读心法以后,我还要再告诉你一个本书作者的写作小窍门: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段,写尼摩船长抓住了法国科学家阿龙纳斯以后,对他很友好,领着他在“鹦鹉螺号”上自己的收藏室里参观,结果阿龙纳斯一看就傻了,竟然有这么多的好东西。都有什么好东西呢?他拉出了一个大清单,这里就专挑这份清单当中所列举的贝壳收藏这一类,随便数一数,有印度洋里的英文大写字母T形状的双壳贝,红棕色的壳上有规律地排着一些白色的斑点;有颜色鲜艳的海菊蛤,浑身是刺;有新荷兰岛海域的双壳软体贝;有塞内加尔的唇贝,形状好像嘴唇一样;有爪哇的喷水壶贝,长得很像浇花的喷壶,有一个长长的大管子……还有很多很多,你看,这份清单往这这么一展示,尽管这里面提到的东西咱们基本上都没见过,但是见识见识名字也很过瘾啊。主要是给出了这么一份大清单,咱们对“鹦鹉螺号”里面尼摩船长的收藏室就有了一种很具体的直观感受。这样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他用的这一招就叫做“列清单更直观”。这一招有点高难度,不过你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讲到什么问题,手头的素材特别充足饱满,那也可以把这招试着用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