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DFI对补救ICSI成功率的影响
精子DFI对补救ICSI成功率的影响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措施。在ART中,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帮助无数不孕不育症夫妇实现了生育梦想。虽然IVF技术在不断改进,但发生部分受精失败(PFF)或完全受精失败(TFF)的风险仍然存在,其中TFF的发生率为3%-5%,这会导致患者无可移植胚胎。针对此种情况,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R-ICSI)作为体外受精失败的补救方案被学者们提出,目前已在多家生殖中心实施,但也有研究指出R-ICSI未能明显增加受精率、临床妊娠率,不能改善最终妊娠结局。

由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症约占40%,而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精子DNA损伤。目前相关研究表明:精子DNA损伤与男性生育力下降、反复流产及人工助孕失败等高度相关,可根据精子DNA损伤情况预测妊娠结局。已有研究指出,精子DNA断裂指数(DFI)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IVF和ICSI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相关。
R-ICSI为常规IVF周期失败的不孕不育症夫妇提供了再次受孕的可能,也为生殖医师提供了除取消当前治疗周期方法之外的另一种方案。R-ICSI可以绕过机械屏障帮助精子穿透卵子,但不能规避受精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对于精子与卵子透明带结合失败所导致的受精失败,R-ICSI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由于随后的卵母细胞激活和原核形成过程中出现障碍导致受精失败,R-ICSI失败的可能性则会增加。研究指出:当IVF受精率低于25%时,R-ICSI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案;而当IVF受精率>25%时,则不建议实施R-ICSI。因为相对于取消当前周期,实施R-ICSI手术具有更大的风险和较低的回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早期R-ICSI和晚期R-ICSI两种方案。有学者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晚期R-ICSI在改善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方面不如早期R-ICSI,在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下的情况下应首选早期R-ICSI。
高质量胚胎的产生需要高质量的配子,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障碍是导致ART失败的主要因素。男方精子DNA异常会对受精、卵裂、受精卵着床、胚胎植入等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在精子生成的过程中,男性的患病情况和自身状态、阴部温度、吸烟、酗酒、年龄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均可损伤精子DNA。蔡文伟等研究指出,精子DNA断裂率与IVF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汪李虎等探讨了精子DNA损伤与IVF临床结局的关系,发现药物治疗可提高精子DNA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精子DNA损伤会增加ICSI周期流产风险,降低胚胎质量,导致着床反复失败,精子DFI可作为ART结局的预测因素。在ART中,随着精子DFI的增加,活产率显著下降,两者呈负相关。精子DFI的增加会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受精卵着床,甚至影响ICSI妊娠结局。
在常规IVF部分受精失败(PFF)的情况下,精子DFI影响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对于常规IVF 完全受精失败(TFF)或部分受精失败(PFF),ICSI都可作为有效补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