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家乡阿里河

2022-05-23 09:10 作者:老喻驱车徒步路上行  | 我要投稿

我的家乡阿里河

                 国营理发店

        《被服社》北边是国营《理发店》。

         里面五六个理发员都穿着白大褂。

        当时男的就几种发型:平头、分头、背头和光头。

        我的记忆中没见过女的去理发,也没有烫发的。

       岁数大的剃光头,基本上都是由中年男的吕师傅剃,先用推子推,然后,一小圆毛刷在一小肥皂水盒蘸几下,往头上涂满泡沫。随后,拿起剃头刀在一条四指宽的皮带上来回备几下,接下左手扶着脑袋,右手用剃头刀唰唰开刮,整个脑袋被刮的白光锃亮。

        大人、大孩是“分头”。“头顶留长一点,前后分一道线,左边三分之一,右边三分之二”。还有往后疏的“大背头”。剪完再抺点“头油”,弄得油光的。

         小孩是“小平头”。

        如果那个小孩剪个“分头”,大家就起哄:“小分头二两油,娶个媳妇不犯愁”。

     大人还要刮脸、胡子,耳朵眼也刮一圈,鼻孔内鼻毛长了也给剪掉。

       头发四边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用剃刀刮一遍。

     剪完头发 ,走出《理发店》感觉神清气爽。

       现今,街面各种美发庭,发廊发艺名目繁多。发型更是千奇百怪的,却独独不见“剃头刀”。

        国营《理发店》没了。

        传统的剃头匠不见了。

       只有在旮旯胡同还能找得到《理发店》,偶尔还有“剃头刀”。

       如今 每当理发就有一种困惑;理完都会有一些失落,只是感觉头发短了…

       传统的手艺正在末落,传统的“匠人”后继无人。

       传统文化淡淡的一笔,正在逐渐消失…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我的家乡阿里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