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爱美女士硅胶隆鼻,20年后挛缩成朝天鼻竟浑然不觉!

20年前的鼻整形技术你了解吗?20年前也就是04年,我在上海念博士。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的鼻综合术式,假体材料就是普通的硅胶,求美者对鼻子的审美也没有特别多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年鼻整形术后问题逐渐暴露,各种原因来修复鼻子的求美者越来越多。下面介绍的这位来修复鼻子的李女士(化名),与很多人有着相同的问题——鼻子挛缩。
60岁的李女士在20多年前做了L型硅胶隆鼻手术,L型硅胶是当时最常见的假体材料。在人们普遍思想观念还不太接受整形时,她勇于尝试变美,也算时髦人士了。李女士一直对自己的外表很自信,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直到有一天朋友说她的鼻孔很“突兀”,这才意识曾经引以为傲的漂亮鼻子鼻孔朝天、假体显形,变成了怪异的“朝天鼻”。鼻子悄悄的挛缩了,而自己竟浑然不觉。

为什么隆鼻后会出现鼻子挛缩呢?不论是单纯的隆鼻手术还是鼻综合手术,第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术后组织的感染,感染会导致组织纤维增生、疤痕厚重。我们鼻整形业内有一个共识,一次感染相当于做了10次鼻子。第二个出现鼻子挛缩的原因,就是早些年单纯的硅胶隆鼻。硅胶植入鼻子后,自身纤维组织会形成包膜包裹住硅胶,如果包膜很紧牵拉鼻尖,鼻小柱后缩、鼻尖变短,最终形成“朝天鼻”。李女士就是典型的因单纯硅胶隆鼻造成的鼻子挛缩。
为了不让“朝天鼻”影响正常生活,李女士积极搜集鼻修复资料,最终联系到我。“也许是每天照镜子习以为常,”李女士说,“很受伤,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朝天鼻),就我不知道,感觉白活了。”李女士面诊主诉,想要延长鼻头,改善露鼻孔的问题。另外年龄大了,不想反复折腾,希望一劳永逸。

我看了一下李女士鼻子的情况,有以下几点需要调整:
1 鼻背:由于鼻子挛缩硅胶假体上移,李女士的山根起始点偏高,有些“通天”。需要取出硅胶假体,松掉包膜,改用膨体。膨体是微孔结构,生物相容性好,组织长入其中后不会出现位移,经过无菌处理也不必担心感染。
2 鼻翼:通常来说,两眼内眦间距要比鼻翼宽度略小1~2毫米,而李女士鼻翼宽度比内眦间距宽很多。加上她本身鼻孔比较大,延长鼻尖的同时缩小鼻翼,鼻孔会显得更小一些。
3 鼻尖:鼻子手术次数越多疤痕越重,出现挛缩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我们在做鼻修复时,一定要保证修复鼻支架非常稳、非常牢固,避免再次修复。李女士的鼻子挛缩比较严重,鼻子短,向下拉鼻尖时阻力很大,需要足够力量的支架去支撑。仅用耳软骨支撑力是不够的,所以考虑用肋软骨做改良2+2支架。吴氏改良2+2肋软骨支架利用榫卯结构,既稳固又轻薄,与传统2+2支架相比在对抗挛缩方面更具优势。但是问题来了,李女士60岁,中年人的肋软骨能不能用?做了这么多年肋软骨鼻整形手术,我发现肋软骨的钙化程度与年龄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没有绝对的关系。我遇到过特例,有个18岁的小姑娘一拍片子,肋软骨钙化非常严重。所以不是年龄小的肋软骨就一定不会钙化,年龄大的就一定会钙化,需要拍肋软骨CT片辅助判断。

4 鼻基底:如果李女士的肋软骨可用,做支架剩余的肋软骨雕刻成颗粒,可以顺便填充鼻基底,解决法令纹的问题。

李女士拍了肋软骨CT片,通过三维成像看到她的肋软骨没有钙化,可以用。
鼻修复方案确定:鼻背膨体,鼻头采用吴氏改良2+2肋软骨支架,肋软骨填充鼻基底,缩小鼻翼。从疼痛耐受和安全角度考虑,肋软骨隆鼻手术需要全麻。


肋软骨鼻修复手术相对复杂,过程用了5个小时。术后即刻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鼻孔不再仰露,鼻小柱从后缩回归到合适的位置,山根起始点降低,鼻额角弧度相对平缓,宽大的鼻翼和法令纹也得到了改善。看到鼻子效果,李女士忐忑不安的心情安稳了。


李女士独自从外地来北京手术,没有家人陪伴,术后输液住院期间我们助理很暖心的为她炖了排骨汤。一周后拆线出院,她感慨地说这次修复下了很大的决心取肋软骨,目前鼻子还没消肿,但是可以预见远期效果理想,感谢吴玉家博士和医护人员的帮助,成功的手术是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