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拉伯人关于维京人的记录

2018-09-24 01:16 作者:lvbigfan  | 我要投稿

以前看过法国纪录片《人类进化史》里面对维京人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形象太不堪,多少怀疑是不是法国人夹带私货了,直到找到这篇记录,才知道来源。(这里摘取片段,全文见凯迪社区。链接:   http://m.kdnet.net/topic-2488537.html)以下内容请谨慎阅读。            


伊本·法德兰与《第十三武士》



Lo there,do I see my father

Lo there,do I see my mother my sisters and my brothers

Lo there,do I see the line of my people,back to the beginning

Lo,they do call to me

They bid me to take my place on Asgard in the halls of Valhalla

where the brave may live forever


这段台词来自《13th Warrior》,也许有朋友比较感兴趣,查出改编自Michael Crighton的畅销小说《食尸者》(Eaters of the Dead)。实际上,剧本也是参考另外好多史料改编而来,以那个阿拉伯商人的回忆为主线,在影片开头就有他的自我介绍:“My Name is Ahmed Ibn Fadlan。”这让我想到从前看过一本关于维京人的书,其中有个阿拉伯人叫这个名字,果然如此。


这里我们引出第一位证人,伊本·法德兰是个阿拉伯旅行家。公元921年,他奉巴格达哈里法之名出使伏尔加流域,晋见当地国王并递交国书。在那里他将一路所见所闻写成游记——Risala。根据克莱顿自己的说法,食食者前三章根本就是直接转用,也就是影片中他们组队出发前的所有片断。Risala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其中部分章节已经遗失,英文版更是残缺不全,这里我找到第四章的部分内容,颇觉有趣。大致讲他与罗斯人(Rus)的交际经过,尽管一些描述不够精确,并且有点个人偏见,这些内容依然是历史学家考据维京人生活的重要资料。这里所谓的罗斯是当地人对瑞典维京商人的称呼,他们的商品包括一些北欧特产和奴隶,根据那时的行规,每交易十个奴隶,当地国王可以得到一个作为抽税。


下面是原文翻译:

我见到的这些人叫做罗斯,眼下正在伏尔加河谷。他们长得很特别,像棕榈树一样高大结实,每人或是金发碧眼,或是红发垂肩。他们的穿着也很奇特,那种外衣既不束腰也没有袖管,还总是将一边肩膀露在外面。他们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斧子、一柄剑和小刀,剑很宽很重,开有血槽,有点象法兰克人使用的那种。他们人人都有纹身,用深绿色的颜料绘出古怪的树木或人形。


女人们喜欢在胸前挂一个盒子,盒子是用铁、银和金子打造装饰的,盒子的价值显示出她丈夫的身家。每个盒子下面有环,可以挂一把匕首。这些女人脖子上挂着金银的项圈,她的丈夫每收入1千个迪拉姆,就把钱挂到妻子脖子上保存起来。不过她们最喜欢的装饰品是些不起眼的绿玻璃珠子,每个值1个迪拉姆,她们将这些珠子编成项链,挂在头发和脖子上。(注,迪拉姆是阿拉伯世界的通用货币;法德兰所说的盒子实际上是北欧妇女从孩提时代就佩带的龟壳形胸针,既大又重,北欧人与亚麻逊女战士一样认为胸大不方便劳作,所以要从小抑制咪咪的生长)


罗斯国王周围有四百个勇士,他们总是簇拥着首领,时刻不离。他们都是最忠诚最勇敢的部下,每人都有一个女奴负责生活起居,另一个女奴帮他取暖。国王则坐在宝座上,四周装饰着最名贵的宝石。他有四十个女奴,每天就在宝座上吃喝、拉撒、行房。即便上马,也是直接将马牵到宝座前。国王有个副官,帮他出谋划策,领兵打仗。罗斯人的首都在遥远的地方,叫做Kyawh,另有两个大城市,叫Crsk和Hrqh。(注,这些城市的名字都是音译,无从追查来历。关于部下们时刻围在首领周围,听起来像一些日尔曼部落的传统;直接骑马到大堂里是可能的,在一些沙迦中有提到;至于副官的说法,可能是法德兰的想象,因为土耳其一些可汗有这样的职务)


他们从装满毛皮和美丽女奴的船上下来,拿着面包、洋葱、牛奶、肉和啤酒,向一个直立的人形大木雕行礼,周围还有一些木制偶像,用插入地下的小木桩支撑着。他们匍匐在雕像前祈祷:“啊,吾主!我从遥远的国家来到这里,带来了许多女奴,许多貂皮。”列举了所带来的商品之后,他们说:“谨献上一切祭品”,并放下了所有带来的东西。祈祷的内容更加具体,求神给与商业上的成功:“我希望您给我带来一个商人,拥有无数的迪拉姆和第纳尔,他能够买下我想卖的所有商品,不要和我斤斤计较。”


如果他的买卖不顺利,行期要延长,他就会带更多的礼品来拜祭。这次每个小神像都有一份,他向每个神像行礼祈祷。如果今后的买卖顺利完成了,他就会说:神对我的礼物很满意,我要回报他。于是牵着几头牛羊到神像前杀死,把肉块扔得满地,再把头插在木桩上,半夜里一群野狗跑出来大块朵颐。而第二天,他会故作惊喜的说:看呐,神对我的礼物很满意,全部都吃光了。


罗斯人常常用貂皮代替货币,不过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兑换标准,每次都是讨价还价决定。这些蛮子居然吃猪肉,他们恐怕是神灵创造出的最污秽的人种,出完恭不擦屁股,夫妻行过大礼后也不清理(这家伙观察很细致……),吃饭前从不洗手。在来到这个河谷后,他们在河边造起木头的大房子,每个房子里住10-20个人,每个人都带着躺椅,身后跟着一长串奴隶。只要高兴,他们就拉过女奴开始行房,旁边的人则熟视无睹。有时候整个房子里每个人都在做这种事情,而上门来买奴隶的主顾只好在门口等待,旁观。


每天他们都要洗头和脸,当然是用一种最最恶心的方式。每天早上,女奴会给主人端来一盆水,水盆里有只梳子。于是他用梳子梳头,在水里洗手和脸,然后对着这盆水擤鼻子,吐口水;接着将这盆水递给第二个人,这个人照样为之;所有人都对着同样一盆水擤鼻涕,吐口水,然后再用来洗手和脸。(注,法德兰是个穆斯林,根据穆斯林的习惯,洗漱应该使用流动的活水,就是说清水决不能和用过的水相混。而在维京沙迦中,一个女人服侍男人梳头是爱情的象征,想来每个人洗完后应该是要换盆水的,使法德兰感到恶心的可能是他们共用同一个脸盆,描述因此夸张了一点,不过电影里还是照他说的拍……)


如果有人生病了,他们就把病人单独留在一个帐篷里,在他身边放下一罐水和一些面包。没有人同他讲话,也没有人来看望他。几天后如果病人自行康复,就可以回到同伴中去;如果他没能捱过去,尸体会被火葬。如果他只是个奴隶,尸体多半会被扔到野外,被野狗和秃鹰啄食。如果一个小偷或者强盗被人抓住,就会被挂在很高的树上,直到他腐烂自己掉下树来。


阿拉伯人关于维京人的记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