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 第252篇 洛河河道中的许远纪念地

2023-08-11 16:54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洛阳有个很有影响的传说。刘秀的儿子刘庄从来不听他爹的话,就如阿凡提的驴一样,让他往东,他往西。刘秀想死后葬在北邙山,非常害怕自己不听话的儿子故意违背自己的意愿,思来想去,故意对刘庄说自己想葬在黄河边上。哪知道,刘庄在刘秀死后忽然醒悟,对自己之前顶撞父亲的行为非常后悔。为了满足父亲刘秀的最后一个心愿,竟然把父亲埋在了洛阳孟津的黄河边,这个地方背靠黄河面朝北邙,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其实这个传说是毫无根据的,帝王陵一般是提前建的,刘秀早在建武二十六年就已经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了。

说巧不巧,今天说一个洛河河道中的许远纪念地。查资料知道,许远墓位于偃师城关镇西寺庄村西。墓冢呈圆形,高约6.5米,面积约75平方米。墓冢前曾立有历代祭祀碑10通。2023年7月2日,朋友相约一起去寻找许远墓。只见,新建高楼拔地而起,许远墓不见踪迹。原来许远墓地附近盖起了高楼。后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见到了位于洛河河道内的许远纪念地。这个地方是一个小亭子,五米见方,中间立碑一通,二米多高,亭子离洛河水不远。亭子一边写着许远的介绍。

许远(709年-757年),唐朝名臣,字令威,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许远为唐高宗时宰相许敬宗的曾孙。许敬宗是秦王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唐高宗时期右相。开元末年,许远考中进士,授益州从事。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召为睢阳太守、本州防御使。

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至德二载(757年)正月,睢阳遭到安庆绪部将尹子琦合兵十余万围攻。睢阳向来为豫东重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睢阳太守许远联合真源县令张巡以六千八百兵卒协力固守睢阳,誓死抵抗安史叛军。许远自知能力不如张巡,主动让贤,保证军粮战具供应。 张巡守城至10月,征战数百次,杀敌无数。最后粮尽,罗雀掘鼠充饥。只剩下五百多名守军。 终因寡不敌众,城池尽毁,外援不至,张巡死于骂贼,许远被俘,送入洛阳。至德丁酉十月十六日行至偃师县为安庆绪氶相严庄所害,当地人感其忠义将许远遗体葬于偃师县西寺庄村。朝廷念其忠勇,追赠荆州大都督,图像于凌烟阁,敕建双忠庙于睢阳,按时致祭。三天后,援军抵达。 历七日睢阳收复。

许远与张巡在民间被称为“文安尊王”和“武安尊王”,两人被合称“文武尊王”。在福建泉州安溪县,当地人民视许远和张巡为乡土的保护神之一,安溪县茶农多供奉他们为茶业守护神。在台湾的安溪茶农聚集地,茶农们建造的“忠顺庙”、“集应庙”、“保仪庙”、“双忠庙”等,都是供奉祭祀许远和张巡的。海内外供奉许远和张巡的庙宇殿堂有上百所之多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个石器,一点兽骨,一团青铜,一块秦砖,一片汉瓦,一棵古树,一座石桥,或者一条老街,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视频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洛阳游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 第252篇 洛河河道中的许远纪念地。


深度洛阳游 第252篇 洛河河道中的许远纪念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