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考研参考书及备考指导
一、院系介绍
保险学院具有一批在学术界和业界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多人在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业工作委员会任职。此外,近年来,每年在我院访问的国际著名学者,包括中财讲席教授、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教师、教育部直属高校外国文教专家年度聘请计划学校特色项目、国家111引智计划学者等,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保险学院教学与科研整体实力突出。
长期以来,学院的学者们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我国保险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2005年世界保险大会上,中央财经大学被誉为对世界保险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亚洲三所大学之一。学院在保险学、精算学、社会保障三个专业/方向均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招收保险学、精算学、社会保障三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招生信息
(025500)保险
01.人身保险
02.财产保险
03.风险管理
04.保险资金运用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96经济类联考
435保险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风险管理与保险
(1)风险管理基础(30%)
(2)保险实务(50%)含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3)计量经济学(20%)
招生人数:参考2023年招生
43人,其中统考21人
三、参考书目
初试
435保险专业基础
黄达老师《金融学》、高鸿业老师《西方经济学》、魏华林老师《保险学》
复试
风险管理与保险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杰弗里·M·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第六版)
《财产保险》许飞琼、郑功成,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人寿保险理论与实务》陶存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保险学》魏华林、林宝清,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第四版)
《风险管理》刘新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第二版)
四、复试分数线
2023年
总分:347,政治:48,英语:48,数学/专业课:72,专业课:72
2022年
总分:376,政治:52,英语:52,数学/专业课:78,专业课:78
2021年
总分:383,政治:49,英语:49,数学/专业课:74,专业课:74
复试细则:参考2023年
复试内容与计分方式
复试包括资格审查、专业素质评定、专业能力笔试、专业潜质面试、外语听说测试。此外,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审计专硕考生还需加试政治理论。资格审查、专业能力笔试、专业潜质面试、外语听说测试和加试均采用线下考核方式。
复试成绩计分办法
复试总分满分为 100 分,计算公式为:复试总分=专业素质评定成绩+专业能力笔试成绩×0.5+专业潜质面试成绩×0.4+外语听说测试成绩。
专业素质评定成绩满分为 5 分,专业能力笔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专业潜质面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外语听说测试成绩满分为 5 分。专业素质评定、专业潜质面试和外语听说测试各位专家评定成绩的最小得分单位均为 0.1 分。除学院另有合成规则说明外,上述三项考核最终成绩均取各位专家评定成绩的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复试总分保留 2 位小数。
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后可增加复试内容考核项,调整成绩计分办法。
总成绩计算办法
研究生院对考生初试和复试总分进行加权计算后得出考生总成绩。
学硕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 600 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0.6+复试总分×3。
税务、资产评估、金融、电子信息、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新闻与传播、艺术、保险、社会工作、应用心理、体育、国际商务、翻译、应用统计、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 600 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0.6+复试总分×3。
会计、审计、工程管理专硕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 600 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1.2+复试总分×2.4。
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总成绩计分办法按照学院制定并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相关专业复试工作实施细则执行。除学院另有总成绩计分办法说明外,总成绩计分办法同工程管理专业。
同等学力考生和会计、审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专硕考生在进行总成绩计算时,还须乘以加试权重。同等学力加试和政治理论加试任何一门成绩不合格的,加试权重为 0,全部合格的加试权重为 1。
五、备考指导
396经济类联考的学习建议就是学会了就可以了。大家花很多时间在数学上面,但实际上数学70分的题目都很基础,我认为是没有办法拉开差距的。我做了三遍800题和核心笔记,两遍数学精点(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两遍张宇的优题库,数学精点和优题库算是查缺补漏。我觉得数学的学习是分析自己的错因,是知识的欠缺还是计算失误,所以整理错题的时候只需要整理知识欠缺部分,然后不断重复,每隔一个月从头过一遍错题。逻辑的学习需要尽早,因为逻辑的技巧性很强,学会了就会很快,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做不完题的。我的逻辑也整理了错题,但不是抄题那种,比如:否整体强于否部分,需要抓住题目的考点。写作建议11月份开始,来得及的,都有固定的写作模式,我觉得按照模式来,不会拿低分。
至于专业课,需要认真背诵、好好理解。参考书目首先是金融学,参考书目是黄达老师《金融学》;其次是经济学,是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然后是保险学,参考书目是魏华林老师的《保险学》。如果学有余力,建议看一下徐飞琼老师的保险学基础、陶存文老师的人寿保险,是对知识点很好的补充。我的遗憾是没有背金融的原题,今年考到了两道,我一脸陌生,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背一遍金融原题,知识点的重复率很高。
总之专业课背就完事了,背到第二遍就会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了。
一轮安排【3月-5月】
时间安排:每天学习1-2h(此时属于初步扫盲阶段,将自己本科阶段没有涉及过的知识点学习一下,有个印象。但是重点学习内容还是偏向数学、逻辑、英语。)
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经济学推荐b站视频(搜微观经济学关键词,看播放量最多的),看视频+书+材料+刷题。
注意:一轮复习一定要打好基础,概念、图形、意义理解,但是现阶段不用背诵,主要是眼熟、理解。
保险学看一遍指定书籍,理解为主,从自己、他人、社会三方面理解保险意义,抓住关键词,可以通过背诵口诀的方式加深印象。金融学可以看一遍资料,现阶段不要背诵,最后冲刺阶段背,因为金融学的知识点多并且碎,背的太早容易忘。
二轮安排【6月-7月】
时间安排:每天学习1-2h
资料要先进行理解,不要着急背诵,把图看会,把概念理解清楚,重点的概念要圈出来加深记忆。把自己前期串联的口诀写下来,每天看一下,先背口诀,再背口诀对应什么。
注意:金融学每天只用看一点,金融:经济:保险=1:2:2的量。
三轮、四轮
时间安排:每天2-3h
第一遍背诵可以拉长到2个月完成,第二遍感觉很陌生也是正常的,后面背诵会变得容易些。遍数是不重要的,知识点记住了才可以。有的学姐背了4遍,我只背了2遍,但是效果差不多,要看自己的印象,是熟能生巧,还是扎实推进。
五轮【考前半个月】
主要看经济学计算题、概念辨析(边际效用递减vs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保险案例分析(推荐许飞琼老师的保险学基础的课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