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俗”
俗与不俗向来很难说清,因为社会主义的原因,个人观点若是被少数人认同就会被大部分人定为另类,所以少部分人很难圈地自萌,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一个字“团”,团的体现则是团体,不管这个团体是个什么大小,‘另类’是一定存在的,若一个团体是一个围绕某个中心的团体,那么大团体与小团体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另类”的基数了,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团体都因为少数服从多数而正常前进,可在团体不断前进不断扩展,“另类”的不断增加,这个团体也就变质了,问题是问题出在哪?本应少数服从多数的团体真的会因为只是少数的“另类”而变质?不不不,少数可以牵动多数但绝对改变不了多数,这是绝对的,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团体不断扩张“另类”也在扩张,可按道理来说一加三一定小于三加三啊,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首先“另类”是从主体中分支而又违反部分主体的存在,而这个主体中能分支出无数的小分支,围绕小分支则会出现‘另类’,主体增加小分支也随之增加而小分支又出现新的分支,从而变成了由无数小团体组成的大团体,而本应占据大头的主体在无数个小团体的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每个‘异类’都有不同的主体不同,他们是不相同的一群一群的“异类”可他们有着同为“异类”的共同点,对于与自己相同或小于自己的他们会求同,对于大于自己的则看异,这种情况下,到底谁才是‘另类’。可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千百年来,不断的斗争不断的统一不断地分裂再不断的形成新的主体,然后再次出现不同于主体的存在,所以一个不可动摇的主体对于团体很重要,中国现在正是如此,正因为有着不可动摇的共产党作为主体,才不会分裂,也就很难变质,国家的长久得以保障,可非国家团体一旦没有这个不可动摇的主体,就没有不变质的团体,这就现在看过去总会感叹变了的原因。
那在此基础上我们说回‘俗’,俗,风俗,风俗,大众的,则是同,若我们本就身处于一个没有不可动摇的主体的团体之中,我们甚至都无法确认自己是否为异,又怎么分辨俗与不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