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精神永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古往今来,唯精神永存》,自古以来,中环民族一直具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无论面对怎样的难关都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负重前行,攻克艰难,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我们成功的为这张考试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案。适逢“两个一百年”到来之际,我们更应传承时代精神,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抗议精神教会我们互助。2020年末,自武汉爆发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由于绝大多数人都在归家的路上,社会服务业制造业员工稀缺,一瞬间造成的医疗用品制造,医疗机构压力骤增,武汉市医院内弥漫着绝望的气息,但是,当我们的同胞受苦时,我们又怎会袖手旁观?大量工人放弃这一年一度归家的机会,转身汇成茫茫人海,投身于城市建设中。79岁高龄的黄锡璆更是亲笔书写请战书,义无反顾的加入抗击疫情的行列中。无独有偶,著名呼吸病专家终南山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逆行的列车上。有句话说的很好,中国人民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一句句誓言,一个个红手印,一滴滴泪水与汗水交错相容。原地拔起一座长城,将风雪与死亡隔绝在外,将温暖与希望守护在内。
艰苦卓绝,不忘奋斗,钻研精神使我们不断奋进。计算机学家夏培肃曾说过,技术自主,国家才能强大。而自主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面对一道道可以变成金钱的公式、定理。他人岂会甘愿拱手相让?若是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便只能处处受制于人,更不要说摘掉落后的帽子了,也正因如此,黄大年、钱学森、屠呦呦,一批批科学家不惧艰苦,无论有多摸困难都在不断进行着科研工作。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这样的精神,不正是我辈在漫漫学习之路上所需要的吗?就让我们传承这些精神,去完成时代赋予我们这名为奋斗的关荣使命。
回望历史,这不过是我们5000载岁月中的冰山一角,中华民族可以载入史册的贡献更是数不胜数,而这其中永恒不变的,就是孕育我们千年的中国精神。世界格局风云莫测,唯有汲取精神力量,才能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20XX年6月7日
振兴中学 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