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喜剧勇敢直面社会问题——《二手杰作》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二手杰作》。
片名World's Greatest Dad (2023),别名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中国版。
最近这个档期,翻拍的国产电影有不少,这部《二手杰作》翻拍自美国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World's Greatest Dad ,2009),就连影片英文片名也保持了一致。
很多人看到翻拍就很反感,理由是某悬疑导演的拼凑式翻拍让人很不喜欢。其实观众大可不必因为某些人的偷懒翻拍就否定了这种成熟的创作模式。只要是翻拍作品本土化做得到位,那就是观众欢迎的作品。
先说结论,本片是一部很不错的本土化改编作品。
剧情方面的改编大部分地方都兼顾到了观众审美需要,很符合中国观众口味。演员的表演也十分出色,主演于和伟的表现不输罗宾·威廉姆斯,其他配角也都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本片和《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一样,都是非常优秀的本土化改编,影片大大强化了讽刺元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本片的剧情和原版电影大致相同。
父亲马寅波是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教高中语文,一直怀揣文学梦想,但几十年如一日的投稿却屡遭失败。
儿子马墨是个看起来并不聪明的青春期男孩,对学习毫无兴趣,却满脑子想的都是班上美女同学。
马墨突然坠楼成了植物人,马寅波伪造了儿子的自杀遗书,没想到才华横溢的遗书火了,马墨也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于是马寅波借着马墨的名号出了书,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
和原版电影一样,本片的剧情十分独特和引人入胜,以黑色喜剧的方式探索了复杂人性和虚伪社会。
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戏剧性和反转,让观众一直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整件事会如何收场。
我们从剧情的设置上,可以看出本片的本土化工作用心程度。
本片在突出黑色喜剧幽默性的同时,没有忘记喜剧该有的讽刺性,将当前社会的种种怪现状拿来无情嘲弄。
有些电影虽然在批评社会大环境,但设置在完全虚构的世界中进行。
而有些电影则沉溺于低级段子奶头乐无法自拔,没有任何营养。
相比之下,这部电影敢于直面问题并勇敢地提出批评,既不是架空的批评也不是无底线的粉饰太平,光这份勇气胆识就值得我们敬佩。
与男主角搭档对手戏的倪虹洁和原版电影中的阿丽克谢·吉尔莫(Alexie Gilmore)颇有几分神似。
《二手杰作》和原版电影都将父亲角色设定为绝对主角,他们怀揣着文学梦想,充满才华,却无处施展。
然而,对于儿子角色的改编却有较大的不同。在原版电影中,儿子满脑精虫,最终死于窒息式自慰,他的角色在死后便退出了故事舞台,使得故事变成了父亲的独角戏。
而在本片中,儿子并没有死亡,而是因为偷窥女同学而失足坠楼,但最终活了过来。这一改变极大地拓展了故事情节,也给予了父亲更多的表现空间。
马寅波在突然得势后,迷失了自我,一时分不清成功因素是自己的才华还是跟风的流量,也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影片通过马寅波的角色讽刺了所谓的文人风骨。原版电影更加强调了父爱的主题,而本片则以虚荣心为掩饰标榜着父爱。
于和伟的表演展现了角色的复杂性,结合了喜剧和悲剧元素。马寅波口口声声宣称爱自己的儿子,然而他实际上却认为儿子没有给他带来荣耀,既不懂得欣赏文学,也不能给自己挣面子。
尽管马寅波从未明言对儿子有任何厌弃之情,但他的行动中透露出对儿子的羞耻感,这些细微的举动妻子都能一眼看穿。
炒作儿子的自杀事件可以实现马寅波的文学梦想,使他感到开心,但他却没有关心过妻子和儿子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当面对酒桌服从文化考验时,马寅波早就将所谓的文人风骨抛之脑后。只要能签下合同、赚钱,他不在乎喝几杯酒或与谁同桌。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文人风骨只是无法得到时的自我安慰罢了。
马寅波怀揣着成为作家的梦想,而学校保安则梦想成为一名警察,他们都期待着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获得这种表现机会的方式却是通过踩在别人身上。只有当别人受伤了,他们的才华才能得以凸显。这样一来,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所谓的才华真的算得上才华吗?
电影运用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道德沦丧。它引导观众思考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影片通过展示马寅波、学校保安等人的行为,揭示了一种以利益为中心、缺乏真诚和同理心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使人们不得不在竞争中不择手段,甚至伤害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电影中的这种隐喻手法,观众被引导去思考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问题。影片以夸张的方式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现象,使人们对于现实中的道德沦丧有所警醒。这样的影片不仅提供了娱乐,也呈现了一种反思社会现象的机会,值得观众深入思考并重新审视价值观念。
通过周围的看客,影片无情地揭示了社会的无可救药性。
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种病态之中,在这场闹剧的背景下,伪善的面具被戳得千疮百孔。
什么文艺青年都是扯淡,他们打着艺术的旗号,实际上只是附庸风雅,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行动。影片多次点名豆瓣网站及其用户,每当豆瓣相关元素出现时,影院里都响起一片笑声。
虚荣和名利成了所有人无法摆脱的枷锁。就像俗话说的,酒香也怕巷子深。网络上有一句戏谑的话:即使霍金来了也要起身敬酒。很多人都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对于找寻知音和机遇感到慨叹,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各个职位趋于饱和,最终只会导致更加内卷化。拥有才华有什么用呢?人太多了,最不缺的就是有才的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拓展干事创业的空间,不能只是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无论是陪酒妹还是网络小说作家,劳动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不应该区分玛丽苏或杰克苏,也不应该将喝酒和陪酒二者划分清晰的界限。只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赚钱,这并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丢脸。
陪酒妹和网络小说作者都在为他们的客户、读者提供服务,而这些服务也许正是他们所擅长并能够卓有成效的领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否定或嘲笑。只有当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并认识到每个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说到《二手杰作》中改编短板,有一个问题是对待儿子的情节处理方式。
原版中,儿子以极端方式死亡并下线,显然,这种情节在电影中是不可能过审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编。于是在电影中,决定采用儿子偷拍女生宿舍的情节,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让儿子摔下楼成为植物人,并且能够有可能苏醒。
说实话,要找到一起适合青春期男孩的严重事故,同时又要兼顾情节的隐蔽性,确实是相当困难的。其他合适的情节桥段确实不容易找到。但唯一的问题是,偷拍女生寝室的情节实在是令人不齿。
影片后续极力避开了这个话题,毕竟偷拍行为是违法和不道德的,不应该被鼓励或渲染。电影创作者在塑造角色和处理情节时,也应该更加敏感和谨慎。
探索复杂人性,
直面虚伪社会。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