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市场:银行倒闭美股大跌,A股连续下跌后能否探底回升?
外盘纵览
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31.1万人,远高于预期的20.5万人,非农数据强于预期则意味着美联储加息前景变数增加,这给市场带来一定下行压力。
同时,美银行股大跌拖累市场,持续大跌,硅谷银行终于宣布倒闭。
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周五发表声明称,由于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该局已接管了硅谷银行并任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接管人。
据悉,硅谷银行拥有约2090亿美元资产,是今年首家倒闭的得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担保的机构。
美银行股大跌的根本原因是老美加息,导致利率持续上升,使得债券的价值下降。银行持有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大量此类债券,目前出现大幅亏损。
同时储户大量从银行提取之前的低息存款、理财产品,去投资高息产品,比如通胀挂钩债券(利息在8%左右),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从而出现危机。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纳指跌1.76%,道指跌1.07%,标普500指数跌1.45%。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小跌0.3%,A50小涨0.02%。
离岸汇率一度回落到6.90附近,目前保持在6.9389.
汇率目前已经在7.0关口下方盘横多日,预计在美联储加息前后会有动作。
COMEX黄金期货收涨2.08%报1872.7美元/盎司,周涨0.98%。COMEX黄金期货收涨2.08%报1872.7美元/盎司,周涨0.98%。
消息面
一、中国2月信贷延续“开门红”,M2、新增贷款及社融均超预期。
央行数据显示,2月社融规模增量31600亿,预期23000亿,前值59800亿。2月M2货币供应同比12.9%,预期12.5%,前值12.6%。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00亿元,预估为15000亿元,前值为49000亿元。
社融和M2大幅增加,这说明市场是不缺银子的,但联系到之前公布的CPI和PPI(CPI同比上涨1.0%,低于市场预期的1.8%,PPI同比下降1.4%,也低于市场预期的同比下降1.2%),就能看出不小的问题。
简单说,还是之前的模式:
银子不缺,但都在系统里空转,老百姓不消费,企业不投资;
按照这种模式走下去,有点“通缩”的意味了。
要知道,适度通胀其实不可怕,甚至有些国家还在有意引导,但通缩却是所有国家避之不及的,意味着“萧条”的来临,而且不容易逆转。
看看最近的市场:
房地产没有如预期大幅回暖,成交量虽然增加,但价格仍然疲弱,同时二手房挂牌数量大涨。
汽车圈本周已经卷起来了,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割肉大跳水,之前你高攀不起的BBA,现在也快变得触手可及了。
股市就更不用说了,上证逼近3200点,所有指数持续下跌。
现在,我们真的需要一波有效提振,帮助人们恢复信心,否则今年真的会很不容易熬啊。
二、传“微软撤出”
消息真伪还待确认,但无风不起浪,这又是老美诸多“卡脖子”行动中的一环,受此影响,国产软件,特别是系统软件下周可以关注。
三、中沙伊三国发表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这是我们“突围”的重要举措,打破封锁壁垒,联合更多国际力量。
一带一路等关联板块下周可能有表现。
四、深交所:发布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
将于3月14日发布“深证XR”“数字文化”“新型显示”等3条数字经济细分主题指数,赋能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
指数之后应该就是ETF跟进了,数字经济会逐步丰富和深化,调整缩量就是机会(放量不是)。
说回市场
本周可谓走势惨烈,即便是跌幅较小的创业板,也出现了持续阴跌的走势,50权重更是放量下跌,上证指数也只剩3230点了,距离前期高位下跌了有110点。
回过头来回顾一下下跌的原因,我们觉得还是资金对市场缺少信心。
外资是因为汇率原因,而内资则是对经济前景不乐观。
2月份数据周四盘后出台,CPI和PPI都差强人意。
这表明,居民消费和企业的生产意愿都不足。
周末虽然社融和M2超预期,但难掩消费和投资疲弱的现实。
再加上近期已经日趋明显的出口萎缩,以及老美为首的外围的压制,今年可谓内外忧患。
原本期待着疫情过后大家能迎来一个好年景,但是现在看来还需要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
什么时候股市才会好转?
或者实体经济回暖,导致企业利润增长。
或者有较为持续的放水,导致场内资金增加,都是可行的。
但这两个方面短期都还没啥盼头。
前一个就不说了,老美加息欢得很,现在汇率始终在7.0下方震荡,什么时候老美加息见顶,汇率升值,外资流入的概率才大。
而后一个则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今年的GDP定的比较低,本身就意味着上方并不看好今年经济能大幅回暖,同时又没打算大水漫灌,硬拉经济。
因此,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经济,都要降低预期了。
近期车企纷纷疯狂降价,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你什么时候见过卖30几万的车,能优惠到十几万?
这明显就是断臂求生,说明企业压力着实很大。
那么对于我们交易者来说,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如果你是基金或者中长线的交易者,那么这段时间最好休息,除非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回到万亿以上,并且保持一段时间,再进场才会比较安全。
不要老想着抄在低位,现在确实有不少板块已经跌得比较惨了,但是你怎么知道反弹是缩量还是放量呢?一旦反弹无量,后面接着的就是新一轮下跌。
而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现在操作难度也明显增大。
由于全面注册制的价格笼子,导致近期股票的涨停板和连板数量都明显减少,甚至连跌停板的数量都减少了。
表明资金,特别是游资交投意愿清淡,因此持续拉升的行情变得越来越少,往往今天拉升的板块明天就会下跌,特别是今天拉起得越多,明天可能砸的就越狠。
所以如果是两~五天的短线交易,操作难度最大。
现在比较适合的有两种交易周期:
第一个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超短,也就是当天买、次日卖;
但不是每个交易日的收盘都可以进场的,如果当天收盘时,没有形成指数的底部,那么次日未必会拉起,此时就不适合在尾盘进场。
但这种交易方式至少不会让你坐过山车,只要学会如何判断底部形态,那么只要你能够管住手,只在指数底部进场,跑赢指数的难度并不大。
另一种交易周期就是稍微长一点的短线,大概在一周以上,也就是隔周交易。
因为虽然说指数或者某个板块不会天天涨,但近期热点仍然还是有一定持续性的,通常在一周~一个月内,总体方向会保持上扬。
只是这样的板块十分稀少而已,比如前期的中字头、软硬件都曾有这样的机会。
看上图就可以看到,除了极强的几天,连续两三天上涨的时间并不多,但如果在前期进场,后面持有为主,其实还是很舒服的。
如果你能够找到低位的进场点,埋伏进去,那么在没有破位,也没有形成较大周期的顶部之前,是可以考虑至少部分仓位持有的。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交易要素:就是分仓埋伏。
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知道哪个板块一定会在近期拉升,所以需要在几个有拉升潜质的板块当中同时埋伏,然后带量拉起的持有,破位的卖出,缩量拉起的减仓,横盘震荡的也可以持有不动。
这种方法相较于超短线来说操作难度更小,不需要实时盯盘,更适合上班族。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先制定自己的交易规则。
比如:交易周期、每次建仓百分比,进场和离场规则。
制定好规则,才容易应对各种情况。
我们每天都会在盘中,特别是在14:30的时候提示短线和近期可能有机会的板块,大家结合这些板块分析,可以节省一些板块寻找的时间。
下周板块:
下周重点注意一下高低位的板块是否会有资金切换?
要做好两手准备。
本周中字头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持续的回调,但软硬件板块还没有出现,不过已经上涨乏力了。
以“软件服务”板块为例,日线虽然有缩量底和均线支撑,但大级别指标已经缩量;
下周如果不能放量拉起,就容易出现明确的顶部,并开始下跌。
周一先观察30 60分钟是否会有大的抛压,如果没有,日线还是有先拉起一波的可能。
而半导体板块的120分钟已经持续缩量很久了,现在形成了所有指标的缩量顶,且有均线压制,短线要注意抛压大小。
如果下周这些热点板块出现抛压的话,就要小心资金短期持续流出;
不过这些板块前期走势良好,量能有效放大,所以调整之后,应该还会再次拉起的概率不小,值得持续关注。
同时注意,如果下周这些板块只是缩量调整,那么周内就会有机会再次拉起。
而低位板块可以关注CXO、生物制药等日线有缩量底部同时有均线支撑的板块。
其中部分个股已经拉起,但整体仍然还没有资金大幅进场,可以关注。
如果下周资金从高位板块流出,有一定概率会进入这些低位板块。
同时务必注意,目前50权重指数仍然较大概率没有见底,下周即便有拉起也只是反弹,而且可能只是日内反弹。
所以仍要根据指数日内企稳点来进场。
另外,本周创业板走势明显强于主板和权重板块,抛压更小,资金也更活跃。
同时创业板指数的日线也形成了日线的双指标缩量底部,但价格已经跌破均线支撑,同时大级别指标仍然是放量下跌形态;
所以较大概率是先缩量反弹,再缩量调整,然后才能企稳。
可以按照“创业板+热点题材”的模式去寻找短线标的。
如果无法交易创业板指数的新手小伙伴们,则可以考虑“小票+热点题材”的模式。
指数方面,虽然昨晚美股大跌,但A50和金龙指数都没随着大跌,经过一周的下跌后,A股的风险释放至少阶段趋缓了,但只是趋缓,还没见底,后面资金不进场,还要跌。
所以不可掉以轻心,毕竟现在内外形势都不好,大家都在比惨,熬过去你就赢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下周再和大家一起实时分析,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会尽量回复。
大家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