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后传 【世界大战】(6)旭日东升,帝国永恒(其二)
24世纪六十年代,是东之帝国军事力量的收缩期,大笔的军费被削,军工生产规模被限制,兵员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保持在三十万左右,这导致了帝国境内的许多地区出现了防御真空期,部队的装备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六十年代是人类史上罕见的和平发展时期,经济建设才是主流,发展军事则是违背时代潮流、不得人心的道路。
这就是2367年的帝国,它的人民没有了忘战必危的意识,也渐渐遗忘了自己的祖国曾是一个嗜血的战争帝国,帝国的战争因子被长久的和平封锁在了监牢里,其锋锐失去了寒芒。
直到6月2日,魔王米莉姆的大军从天而降,一举击碎了帝国和平的美梦,始终在隔岸观火的帝国最终也被世界大战的火焰引燃。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保持现状,仅凭现有规模的军队作战,但那样绝对必死无疑。
第二条路是解除封锁,回到二十年前,让那个嗜血的战争帝国冲破牢笼。
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他们有过多的考虑,帝国若想生存下去,只能选择第二条路。

“我看见了满城遍布的尸体,在城里的每一座路灯上,都挂着一具无头尸体,或者装着头颅的木笼子,有乌鸦飞来食尸体的腐肉,黑红的血滴落……我继续向前走去,来到了这座城市曾经最繁华的街道,右边建筑的墙上,有用铁锥钉死的人们,我依稀能辨认出他们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而左边建筑的墙上,我看不出死在那上面的是谁,那里有一幅幅凌乱的‘画’,是用人的尸体剁碎后的肉末粘上去的,腥臭味异常的重。我变得慌张,不小心被脚下的一具尸体拌倒,我看向他,他那凸出的眼球也看着我,我发现他的眼皮被割掉了,身上贯穿着数根肋骨,我听说,贯穿他大腿的肋骨分别来自他的父母,贯穿双手的肋骨来自他的妻子,而贯穿头颅的那根小小的肋骨,则来自他只有六岁的女儿。我又发现他的胸部被剖开,里面的内脏和肋骨都不见了,肋骨恐怕也同样插在某具尸体上,而内脏,我知道有些兽人喜食人肉……我不敢再想下去,连忙爬起来离开,不多时便走到了河岸边,这时我闻到了极其浓郁的血腥味在前方,我上前,往岸墙下方看了一眼,眼前的一幕是令人震惊的。原本穿城而过的河流没有了水,红色的血取代了水,无数具人的尸体,如海里的沙丁鱼那样聚集在那里,密密麻麻的,遍布了我一眼可望的整段河道,无论上游下游,我都看不到血河的尽头。”
这是魔国联邦一名战地记者在东之帝国科切林的所见所闻,他写下了这本日记后不久便因极大的心理创伤割腕自杀了
2367年7月12日,苦苦坚持了40天的科切林保卫战以帝国守军战败告终,八万帝国军战至最后,弹尽、粮绝、人亡,城破,在魔王军的团团包围中,帝国的援军被隔绝在外,科切林的守军被彻底消灭。
从上面那段记载中,可以看到魔王军占领下的科切林是一座血腥的死城,是一处人间地狱。占领后的四天,城里的五十万平民惨遭屠杀,平均每0.7秒就会有一人被杀。
你看这篇文章看到这里,就足够他们杀死一百多人了,
他们并不满足于一刀砍死,他们用火烧、用水淹、肢解、绞碎,用能想到一切办法虐杀人类,并引以为乐。
他们,是兽。
暴行总会令人疯狂,不论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当外界的帝国军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发生在科切林的暴行后,他们感到了悲伤,恐惧以及无比的愤怒,他们发誓要让魔王军血债血偿!
时至此刻,东之帝国的战争机器已经重新开启,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二十年前,统一调控计划经济,大规模征兵补充兵力,闲置的军工生产线全力运转,民用工厂也被征用,转入战时值班生产大量军用物资。为了快速将部队送到东南地区,帝国政府征用了所有通往东南地区的交通线,每一条铁路上都有魔导列车在一刻不停地疾驰,民用的货车、大巴、船只和飞机也有许多被征用。短短一个月,上百万的军队和几十万吨的物资被奇迹般的全部运到东南地区,帝国倾举国之力,决心与魔王军大战一场。
到了七月中旬,东南地区魔王军的数量是31万,而帝国军则有150万,这个数字还会在全国总动员的状态下不断增加,只要时间足够,帝国军的数量将会突破千万,兵力优势会越发明显。
但在这个世界的战争规则,数量优势有时是最小甚至最可笑的优势。
帝国固然人多,但也很难承受巨额的损耗。在战争初期,双方军队正面交锋的交换比是1: 25,帝国一个集团军被歼灭了,魔王军的伤亡也不过一个师,实力之悬殊令人绝望。唯一一次最小的交换比是在科切林保卫战,1: 8,驻守此地的三个军在危急关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在粮食耗尽的情况下,他们吃的是树皮、是野草、是死马腐肉,甚至是粪便。在弹药耗尽后,他们抄起了工兵铲和钢管发起了最后的冲锋,连指甲和牙齿都成了武器,近身肉搏噬咬殴打,用最原始的方式直面最残酷的战争。
战至最后,指甲颓了,牙齿断了,血流干了……
他们输了,死光了,但他们已经用生命证明:东之帝国作为人类最强大的国家并非浪得虚名!
帝国五大军区,第三东南军区几乎全军覆没,数十万冤魂潭浮在科切林的上空。科切林的周围,三十余万魔王军仍在耀武扬威,它们昂首阔步踏上下一段征程,却被一支规模远超他们的军队挡住了去路。
那是120个师的帝国军队,他们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将悲伤和决意藏在心底,刻骨的仇恨推动着他们一路走来

若以科切林为中心,帝国的120个师分成了三个方面军,分别驻在西部、西非部、北部,对科切林附近的魔王军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形同一张大口。
帝国此次挂帅出征的是军部总司令卡里玖里奥,二十年前他被自己所轻视的魔物军队彻底打败,二十年后他又一次面对魔王军,而这次的敌人更加强大,这一切都在提醒着卡里玖里奥必须要慎之又慎,绝不能如同从前那般轻率、愚味、鲁莽。
部队里的许多基层士兵和下级军宫都在强烈请求夺回科切林,为牺牲的战友和民众报仇。仅从朴素的情感出发,卡里玖里奥也想夺回科切林为阵亡的八万英灵报仇,但对战争的理性又制止了这种情感。从战略角度出发,科切林已经彻底失去了战略意义,其中的交通线和资源都被严重破坏,若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将这座空城夺回纯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算真的夺了回来,重新修复科切林以恢复其战略意义也要耗费大量时间,而这场争分夺秒的战争是绝不允许帝国浪费时间的。
比起夺回科切林,卡里玖里奥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削弱对方的有生力量,同时减少己方的伤亡。
先来明确一下目前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帝国军:120个师,150万人,2000辆坦克,1300架飞机,5000门大炮,等等。
魔王军:3个军团(天翼军团、兽人军团、龙人军团),30万人,冷兵器。
单从纸面数据来看,帝国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但帝国的科技水平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完全颠覆种族差距的程度,二十年前那场入侵魔国联邦的战争已经教会了卡里玖里奥这一点。
其中有一点很重要:不能将部队同时集中在同一处,要避免敌方超强个体的超大范围打击。
从战术角度来看,这一点不合理到堪称荒唐,意味着必须把部队拆开来使用,而不是集中发挥较强的战斗力。各部队间的联系也会减弱,若是被穿插则可能被分割包围。总之,风险太大,却又不得不为之,二十年前的战争已经教会了帝国军什么是超强个体,一击消灭数十万大军在这个世界绝非个例!
还有一点:作战区应尽量避开丛林和山地。
对魔王军(尤其是兽人)来说,丛林和山地是绝佳的战场,对帝国的装甲部队来说则是处处充满障碍,所以理应避敌所长也避己所短,最合适的战场自然是平原,但这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帝国军会毫无遮蔽地暴露在敌室军的视野中,而帝国军的防空火力和空军却难以对敌空军造成太大威胁。
这就很讽刺了,帝国军在主场作战,却几乎占不到地利,制空权也难以掌握,形势可谓处处不利。
大规模正面交战的军团战是不可能了,那么考虑到敌我双方各自的优劣势,卡里玖里奥最终决定了最主要的战术方针——以超高强度机动的运动战。
在这种战术中,全军120个师将分散开来独自作战,由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部队将在不停息的运动中饲机出击,有时也若干个师集中起来进攻一点,战斗结束后又立刻分散。整个广大的东南地区都是战场,各个部队轮番上阵,带着敌军在这里四周兜兜转转来回奔波,周围的部队则饲机从各个方向进攻,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2367年7月25日,东南会战开始。
誓师大会上,部队列成一个个方阵,天上下着小雨,肃杀之气弥漫开来,他们的步枪里压满了子弹,誓师大会结束后他们会直接奔赴战场,与仇敌殊死搏杀。
“消灭所有侵略者,我们光荣的祖国万岁!我们光荣的军队万岁!在数十代英烈传承的旗帜下,向胜利前进!”卡里玖里奥的声音回响在宽阔的天地间,回应他的是山呼般的“帝国万岁!”
这一幕被拍了下来,通过电视、手机和收音机向世界广播了誓师大会的现场,所有人都看到了帝国军的斗志,他们的决心也展露无疑,他们不会后退一步!
出征!
一声令下,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120个师化整为零,西部方面军迅速南下,北部方面军迅速东进,三军共同织就了一张大网,将整个东南地区包围,他们将会保持这个部署,直到战局逆转。
广大的东南地区成为了角斗场,这时双方的军队总和超过了两百万,除了已投入战场的120个师以外,帝国在外围还部署了51个师随时参战
而对方,只有三十万。

7月28日,这一天台风“浪花”登陆帝国东南沿海,并向内陆逐步推进。
魔王军中的兽人军团高层判断这一天不会发生战斗,便下令各部队寻找就近的城镇进行休整,夜间巡逻没有照常,许多基层军官也没有在岗位上。
而在另一边,帝国军如幽灵般穿梭在暴风雨下的丛林,炮兵部队就位,炮口指向魔王军的驻地。
反攻日,到了。
晚上八点整,12个炮兵旅分别从不同方向攻击兽人军团的三个驻地,炮声隆隆,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产生的火光照亮了暴风雨夜。
这是自开战以来魔王军所遭受的最猛烈的炮击,炮弹划空的声音被风声雨声雷声掩盖,许多在吃饭或者小睡的兽人对此毫不知情,或是被直接炸死,或是被震塌的楼房砸死,但他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迅速推开门冲进暴风雨中应战。
紧接着,第二轮炮击到了。
帝国军方面,上百台火箭炮车对敌军驻地齐射,顷刻间,数百发火箭弹拽着火光划破长空,去向死敌索命。
兽人此刻已乱作一团,在他们的三个驻地炮弹和雨水都成吨落下,火势逐渐蔓延,指挥官们下令士兵即刻寻找可靠的掩体。
帝国军绝不会让他们如愿,很快,第三轮炮击开始了。
穿甲弹、钻地弹、集束炸弹,魔素乱流弹、魔力爆破弹,这些魔国联邦提供支援的武器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兽人军团三个驻地都遭受了地毯式轰炸,普通士兵几乎无处可躲,房屋和地下室的屏障在钢铁炮弹面前脆弱得犹如纸片。为避免伤亡惨重,指挥部要求各部队脱离城镇,立刻!
炮击又持续了十分钟,三个作为驻地的城镇被轰炸得面目全非,四处残垣断壁,物资严重受损。
高层经过短暂的考虑,下令侦察部队向四周辐射出去寻找敌军的位置,可是已经晚了,帝国军的12个炮兵旅在暴风雨夜的掩护下有序撤退了。
对于帝国军这种打完就跑的行为,兽人军团高层感到一致的愤怒,痛骂其卑鄙无耻。对方对他们的位置了如指掌,可他们却对对方的所在一无所知,派出去的侦察兵要么没有收获,要么失踪了,可能是被杀了。
高层思考了这种敌暗我明的情况,得出结论:恶劣的台风天气自然是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帝国军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对方拥有精密的地图和测量仪器,只需要得知魔王军的大概位置就可以调转炮头对该地区实行地毯式轰炸。
而兽人军团呢?他们连路都不怎么认识,客场作战的劣势由此体现了。
确认对方的攻击已经停止后,高层下令各部队返回驻地迅速抢救伤员和物资,但现场一片狼藉,想要完成这些工作恐怕要花上好几天,而且今晚的伤亡人数恐怕不在少数。
兽人军团高层隐隐意识到,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开始。

次日中午,台风终于离开了东南地区,烈日当空,雨后的世界十分闷热,正如广阔战场上压抑沉重的氛围。
昨日夜间的偷袋,导致了兽人军团七百多人死亡,两百多人受伤,这是开战以来罕见的伤亡情况,而帝国军却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驻扎在这里的是作为先锋部队的兽人军团,数量为19万,分散在三座彼比相隔不远的城镇,结果却同时遭到袭击。军团长将情况汇报给后方的卡利昂、气得卡利昂大骂“无能、废物,居然在还没有穿好裤子的时候就被揍扁了,而且还一点还击都没有!”卡利昂甚至想直接奔赴前线亲自动手,但却被芙蕾阻止了,理由是“没有接到米莉姆大人下令允许上位者出战”。无奈,卡利昂只得作罢
为什么米莉姆要暂时禁止上位者出战?这是因为她听从了利姆露的建议。
利姆露曾经说明过暂时禁止上位者出战的理由:“避免上位者参战导致战争迅速结束。”
这其实是一个狼招。上位者暂时不动,仅使用军队作战,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方面就会组织起越来越多的军队投入到作战中,聚集在这些军队中的必然人类国家的众多资源,组成军队的人则是青壮年,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生产力和中坚力量,只要彻底消灭掉这些军队,一个国家就会元气大伤,恐慌情绪在社会蔓延,劳动力严重短缺,大量财产和物资付之一炬,国运就此中断。
所以上位者要等待,等待对方将精选出来的人员和物资主动送上门来,然后再一口吃掉。
嗯?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既然世界大战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消灭人口的话,那为什么不让上位者动手呢?上位者杀人的效率不是更高吗?这就涉及到利姆露的另一个要求“尽量保存其国家政权”。上位者的屠杀当然是又多又快,但这样会导致人口过度减少,进而导致国家政权彻底崩溃,利姆露要的是给人类国家以创伤而非给其以灭亡,比起战后由魔国联邦重新扶持一个政权,还不如白捡一个现有的、千疮百孔的政权来利用,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让皇帝当傀蠢和杀了皇帝自己登基哪个更有利。
明面上利姆露的构思是:只消灭军队,专杀其国家中坚力量,杀死较少的人却打断其国运,在国运被打断的几十年里,魔国联邦趁虚而入,将其彻底渗透掌握。
禁止上位者出战的理由还有第二个:练兵。
正如利姆露所说:“你们手下的军队都快二十年没动过了吧,还能拥有以前那样的战斗力吗?”昨晚被偷袭了他们甚至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对战争的警楊力和反应力明显是下降了,确实该练练了。
第一个理由还能算合理,可第二个理由对魔国联邦却没有意义啊,一般来说统治者的所做所为所想都是要考虑到国家利益的,难道这一次利姆露变成了大善人吗?
那当然不是,作为世界大战幕后的发动者,他策划了那么多惊天的阴谋,怎么可能会突然当回好人。他嘴里说的第二个理由其实就是个听起来对魔王军有益的谎言,真正的理由则被藏在了他的心底。
要不来猜猜是什么?送魔王军的士兵去死?不,这样太浅又太没意义了。利母露真正想要的,不仅是人类仇视其他魔王,还要煽动他们去仇视魔王麾下的势力,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威胁人类的是整个魔王势力,让他们打心底地排斥其他魔王及其势力。人类越是仇视和排斥其他魔王势力,就越会与利姆露和魔国联邦走得近。
如今的世界宛如一个巨大的棋盘,众魔王稳坐高台之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将天下万物生灵视作手中的棋子,但众魔王并不知道,藏在幕后的利姆露也把他们当成了棋子。
利姆露机关算尽,却也出现了意外,奇伊、这个被他视作变数最大的棋子突然联合迪诺一起脱离了剧本,向计划外的魔导王朝和矮人王国发动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利姆露暂时没能看懂她的目的。
既然大家都心怀鬼胎,那么谁能笑到最后,就各凭本事吧。
执棋者操弄着棋盘,其中一环,是让双方的兵马杀个你死我活。
下午三时,侦察兵传来情报,称分别在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发现了帝国军行进的部队,都向外辐射出去,疑似要撤离。
魔王军不可能轻易放过对方,他们向来有仇报仇、以血还血。高层当即下令分兵作战,向四个方向追击去歼灭帝国军。据侦察情报,四个方向上的帝国军都有了3到5个师,而前去追击的兽人军则有4万到5万,双方的兵力大抵相当,这样的话魔王军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可以将对方轻易消灭,这也正好符合利姆露提议的“尽量多消灭军队”的主张。
正当兽人军团即将出发的时候,前方又传来了新的情报:四个方向上的帝国军开始转向并呈扇形展开,与我军正相对,疑似为设伏。
对方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他们要反过来再杀一个回马枪,而且显然是早有准备,恐怕会有危险。
但没过多久,指挥部下令进军,十九万大军兵分四路,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就算敌军有埋伏又怎样?他们的军中大多是以一敌众的战士,哪怕是十面埋伏,也能杀出一路血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前方百里,剑指帝国!

此时双力部队最近的只相距52公里,最远的大概相距70公里,魔王军只需要急行军约两个小时就能碰上帝国军。
分配到四路的魔王军面对的是4到6万的帝国军,兵力持平,而魔王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明显远超帝国军的,更何况野外作战是他们的长处,先前他们就试过两天内全歼帝国一个集团军,如今区区数万不足挂齿。
行军路上没有丝毫紧张的气氛,一方面是他们不惧怕战争,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完全没有失败的念头,就是奔着赢去的。
他们怀着这样的自负奔向战场,似乎已经遗忘了,就在不久前,一支仅八万人的帝国军队在科切林跟他们血战了整整四十天。
向西追击的兽人军团距前方敌军所在之处仅有14公里,他们加速穿过一道山谷,先前这道山谷已确认无敌军踪迹,于是他们便放心地穿行其中。但当部队穿行过半的时候,山谷两侧掩埋的大量炸药被引爆了,山体崩塌,无数巨石飞落,中段的部队立刻就被打乱了阵脚,士兵纷纷向两边山口逃窜,逃不掉的不是被巨石砸死,就是被埋在了山谷里。
这样一来,这支兽人部队就被拆成了两半,已过山发的前半基本是战斗兵,未过的后半则是运车后勤队,只有少数是战斗兵。后半当然可以强行翻越大山去与前半会合,但这需要一段时间。可帝国军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此时沿着山脉东侧向南约十公里处的从林里隐藏的两个炮兵旅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炸塌山谷的巨响就是作战指令。他们通过设在山谷外道路两旁的几十个小型摄像头实时监视后半兽人部队的动向,当确认到对方短暂混乱后重新整理好了队伍,两位旅长立刻下令开炮!
后半的部队大多是较弱的兽人,仅用普通炮弹就能将其杀死,但帝国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用上了燃烧弹,要把那片区域烧个精光,就算烧不死敌人也要打乱对方的阵脚。
果不其然,火势迅速在丛林里蔓延,这大大减弱了对方各部队间的联系。有兽人试图使用水魔法灭水,但与不断落下的燃烧弹相比这点水太微不足道,但又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水魔法,这虽然可以灭火,但有可能误伤友军,还会把大量的物资冲走冲乱冲烂。
最好的办法是立刻分散冲出轰炸区,再由那少数的战斗兵迅速杀过去敲掉对方的炮阵。
还没等到命令,战斗兵们就集中在一起冲向炮弹飞来的方向,这种做法既执行了最高指挥部的“一经发现敌军就立刻将其歼灭”的命令,又是为了敲掉敌军火力以保护后方友军的安全。
可他们不知首自己这回上当了,帝国军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打乱打散,魔王军的兵力越分散,对帝国军就越有利。双方的目的都是削弱对方的有生力量,帝国军的战术是引诱对方,魔王军的战术是追杀对方,他们的战术刚好对上了。
目前这一路的兽人军团分成了三份,一份是已经通过山谷的战斗部队,一份是南下前去迎敌的小股战斗兵,还有一份是在山谷口周围重新集结的后勤部队。除了炸山谷那次让他们有了不少伤亡外,其余的轰炸都没能对已经全面警严的他们造成什么损失,可帝国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前半的作战部队本是想等到后半部队跟上后再一起行动的,可没过多久前方的帝国军就朝他们猛烈开炮,都打上门了当然不可能再忍了,于是作战部队立刻前去与十多公里外的帝国军交锋。
南下的上千名兽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处炮兵阵地,但是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大炮和弹药都堆放在了这里。
他们突然意识到,有诈!
他们立刻撤退,很快整个炮兵阵地都被炸上了天,那些藏在树干里、草丛里、土地里的炸药通通都被遥控爆炸,连同四周的丛林也炸得粉碎。
兽人们气得破口大骂,帝国军从昨晚开始就一直在炸炸炸,跟他妈有火力不足恐惧症似的!都快把他们炸出爆炸ptsd了!
兽人发现了敌军撤退的痕迹,盛怒之下他们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但很快他们又发现,帝国军没撤,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等着他们呢!那一双双血红的眼睛似乎在对他们说:哟,你们可算来了!
等你们好久了。
近身肉搏,人类与兽人的交换比是25:1,这几乎意味着必死无疑。
可帝国的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绑着炸药包!
我们来了,就没想过要回去。
你们来了,也别想走了!

7月29日,东南会战的第五天,帝国军相继损失了7个师和4个旅,近十万人战死,牺牲巨大,但打散敌军分布的战术目的已经达成。
这几天,帝国军依托地形和重火力,将四路追击的兽人军团打散成了19份,其中万人以上的集团有9个,其全10个都是千人集团,当这些分散的兽人部队干掉各自面前的帝国军后试图集结时,又会有新的战斗师立刻顶上来与他们接着打,有时甚至是从数个方向同时受敌。兽人军持续奔波持续作战,陷入了受炮击、冲锋、肉搏的死循环,敌人的各支作战部队宛如互相咬合的齿轮环环相扣,几乎一点都不给兽人留下停止作战喘息的机会,高强度的来回奔装作战导致了兽人军的伤亡数字逐步攀升,同时掉队的人也变多了。
19万的兽人军团在广阔的战场上越来越散,而帝国军的每一个师都像是块磁铁石,将周围的兽人引诱到更远处。一个长约三百五十公里,宽约四百公里的战场就此形成,其中有19万的魔王军和九十余万的帝国军,在这之外,帝国还有近两百万的军队,而且还在增加。
兽人军有任何损失都难以得到补充,帝国军则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员和物资,这不是两支军队的对抗,而是一支军队和一个国家的对抗。帝国军的背后,有九亿人民、有成百上千的工厂、有国库里百年积累的钱财、还有帝国数千年留传的战斗精神!
一支军队不能光有人,还得有钱,于是在皇帝的号召下,海量的资金注入到了军工体系,唤醒了这个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大量的工人被动员起来,兵工厂进入三班倒24小时生产军备,坦克、飞机、大炮,这些精良的武器源源不断地产生又源源不断地送往东南战场,这一切反映到前线就是兽人们的眼中敌人的炮弹是打不完的,每次作战他们都要冒着暴雨般落下的炮弹冲锋,对方的炮兵阵地一刻没被端掉,炮火就一刻不会停止。
可就算兽人们端掉了对方的阵地,没过多久又会有下一支部队接着对他们开火,搞得他们几乎都在奔袭的路上,天上的炮弹也没完没了。
起初有兽人这样猜想;敌人肯定是清楚自己友军的位置的,所以每当我们占领一处阵地时,下一支部队就会对着友军的阵地开火。敌人就是在重复这个顺序。
这名兽人的说法不无道理,但如果这是真的,就意味着帝国军布下的每一处阵地最终都是必死无疑的!要么死于敌人的利爪,要么死于友军的炮火!
几乎每个想到这层意思的兽人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们想:这群帝国人真的是人类吗?
他们并不知道,帝国军的高层其实并没有下达过炮轰友军的命令,而是命令部队完成炮击后立刻撤离,然后等兽人抵达再对其阵地开火。但是这个命令并没有被完全执行,因为只有在前线作战的部队才清楚前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兽人的反应速度极快,一旦遭受炮击就能立刻突围出轰炸区,伤亡极小,只有将他们固定在一个地点才能对其造成损伤。为此,每一处阵地上的官兵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固守不退,与前来的兽人军拼死搏杀,以身为链将敌人暂时锁在阵地上,这时就会由下一支部队炮轰此处,同时他们也会引爆阵地上提前设置的炸弹,还有身上捆绑的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伤到兽人军,只有用自身巨大的牺牲才能换来敌人较大的伤亡,只有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帝国才有胜利的希望!
兽人们已经知道了帝国军的勇气,但仍低估了帝国军的勇气。
第一次,兽人对人类产生了恐惧。
这场战争,太疯狂了……
被他们视为弱者的人类,竟然爆发出了如此惊人的战斗意志。帝国军的肉身是脆弱的,但他们的精神强大得令人畏惧。
地上的蚂蚁团结一致,能搬起重量百倍于自身的物体。
温驯的猫被逼急了,也能咬伤人。
兽人要面对的是什么?是人!是不畏牺牲的人!他们不是蚂蚁!不是老鼠!不是弱者和废物!
既然你们轻视人类,那就来啊!拿命来拼啊!

在八月之前,兽人军并没有正视帝国军,反倒更担心魔国联邦会不会参战,他们知道这两个国家是盟友,也担心维鲁格林德会不会下场。他们担心魔国联邦,担心维鲁格林德,可就是不担心帝国军,他们坚信,只要将其他强大的势力排除在战场之外,只要角斗场上只有魔王军和帝国军,那他们就能毫不费劲地取得胜利。
可到了八月,这样的自负就消失了,他们猛地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是已经冲破牢笼、嗜血的战争帝国,敌人的数量多如海沙,几乎无处不在。
在铁山,帝国115师受命阻击一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六千兽人部队,该师师长将全师15000人拆分成了30个500分队,每个阵地只打20分钟,接着由下一个阵地分队执行阻击任务,这意味着当一个阵地上差不多人死光了,就由下一个阵地顶上去接着死人。最终,115师全军覆没,却奇迹般的争取到了九个多小时,附近的帝国军蜂拥而至,18个战斗师在九个小时内完成了包围圈,将兽人军死死地困在铁山上。
该兽人军立刻向东突围,包围圈外的另一支兽人军接到他们的求救信号后立刻开拔西进,却在半路上遭到了帝国4个师的截击,前进受阻。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帝国军18个师收紧包围圈,铁山上东突的兽人军腹背受敌,前不可突围后不可撤退,还被山下的上千门大炮集火。在此情形下,兽人军不得不钻入山林强行通过徒峭不平且树木丛生的山坡下山,帝国军观察到后,对铁山发射大量燃烧弹,尤其集中在敌军的下山路线上,这导致兽人军只能零散地陆续冲出山林,一批接着一批撞上了在山下的64师,64师官兵从炮战转枪战再转白刃战,战况异常惨烈,兽人们为了杀出重围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用人体为自己挡下子弹,把人头拧下来塞进炮管里。而64师官兵悍不畏死,他们清楚只要包围圈上有一点被突破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无不奋力用命、与敌拼死搏杀战至凌晨,终于取胜。一些兽人侥幸绕过了64师,但等待他们的,是后方已经赶到的71师和101师。
此次战役,帝国军歼敌六千余,是为铁山大捷,帝国军阵亡四万人,双方交换比为1:6.7,乃是开战以来最小的交换比,与以往相比,帝国此战伤亡可谓较小。
战局正在逐渐明朗,战场的主动权被帝国军牢牢掌握,兽人军掉进了人海中,每一个敌人的战斗师都是海里游弋的鲨鱼,保持着一刻不停的运动,饲机突袭噬咬兽人军。每一支兽人部队几乎都在进行战斗,无论白天黑夜,双拳难敌四手,兽人再强也需要休息,可敌人根本不给他们半点喘息的机会。有的部队会在半路上要求已无力再战的兽人暂时脱离队伍去休息,仅凭剩余的兽人继续作战。有的部队开始后撤,帝国军又对他们围追堵截,甚至有时会一头撞上对方的埋伏圈里。
兽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会如此了解他们的动向,他们走到哪里帝国军就追到哪里打到哪里。他们并不知道,早在东南会战开始之前,帝国军就已经布置好了战场,工程兵部队广泛地设置了魔力感应装置,这是一种可以检测到周围五十米内魔力反应信号并向外发送信号的球体,仅一个拳头大小,开战后各个战斗师在行进沿途中也会布置大量这种装置。兽人的魔力反应是明显高于人类的,而且他们从来不会隐藏魔力,反倒以此炫耀,这一切反映到帝国军指挥部,就是地图上兽人军的动向堪称一目了然,全图视角极大方便了他们的部署。
到了八月中旬,兽人军已经被拆分成了上百个独立的集团,规模最大的只有五千人。他们东征西讨的同时也东躲西藏,试图寻求一丝停战休整的时间,可是没用,他们躲进地下帝国军就会掘地三尺,他们钻进山洞帝国军就会洞口扔毒气弹,他们藏进深山帝国军就会放火烧山。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手段都残忍变态到了没有下限,兽人残暴,帝国军就比对方还狠毒,他们把俘虏的兽人斩尽杀绝,将其头颅砍下串成一排排挂满了树干,将其皮肤剥下做成一具具人皮稻草。
如果要问他们为何如此残忍,答案是为了复仇,兽人在东南地区屠杀了他们数百万同胞,现在他们要让兽人血债血偿!
这很野蛮,很凶残,但既然你不仁不义,我何必大发慈悲?
这可是战争啊!
战况统计:自7月25日至8月13日,第一战场的帝国军死亡人数78万,兽人军死亡人数6万,双方经大小战役2876次。
战况虽惨烈,但局势渐渐朝帝国有利的方向发展了。不仅如此,帝国还有了个意外的收获。
有一个巧招,可以让他们轻松地击溃对方。

一些补充说明:
1、为什么双方的超强个体都不出手?
答:米莉姆方不出手的原因上面已经解释,不再赘述。而帝国方超强个体(维鲁格林德)不出手的原因是正幸接受了利姆露的说辞“如何将军队比作常规武力,那么双方的超强个体就相当于核武,而动用核武的下场只能是双输,核威慑的逻辑你是懂的,就算格林消灭了米莉姆的军队,她也阻止不了米莉姆毁灭帝国,这个逻辑反过来对于米莉姆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米莉姆一直都没反应,这时候格林也不能轻易动手,不然结果是双方都无法接受的。”
但其实米莉姆不出手的原因根本不是这样的,这波利姆露是两边都耍了。
2、东之帝国的科技水平和组织能力?
答:你可以这样理解,帝国拥有着21世纪大国的动员能力,其军队却装备着二战时期的武器,只有部分其他科技达到了现代水平(如探测、侦查)。
3、兽人军团都打成这样了,为什么没有其他魔王军来支援?
答:他们其实早就已经在路上了,但是被规模巨大的帝国军拦住了,那里就是第二战场。关于第二战场的情况,我会在下一章写到,不能剧透,但我只能说,第二战场比第一战场还惨烈(第一战场是帝国军与兽人军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