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高考,复读城堡、苦难人生和自囚之旅!
14年高考,复读城堡、苦难人生和自囚之旅!
6月30日下午5点多,唐尚珺在个人短视频账号发布了自己的2023年高考成绩为594分,并决定去读大学了,大概率会报师范类的方向。

35岁的广西考生唐尚珺因想上清华大学,多次参加高考而为人熟知,被称为“高考钉子户”。据报道,2009年,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上专科,其后开启了漫漫复读路。十多年间,他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录取,却一次次选择了复读。

从14年来的高考成绩单中不难发现,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在30岁左右前后那几年达到巅峰,连续几年维持在600分以上,近3年没能再考过600分,似乎已过了巅峰。因此,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就读,是理性选择!

唐尚珺的14年高考,久居复读城堡,历经苦难人生,更是自囚之旅!
他没认识到:清华是跳板,而梦想是改变命运!回到2009年,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高考的确能够改变命运,其最早的清华之梦,其实就是最快改变人生之梦,清华只是他实现人生改道的一条道路或者说一个工具,他没有意识到,从后来的发展来看,2016年第八次高考,625分,被中国政治大学录取,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他没认识到:高考是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在面对人生苦难时,清华梦其实已经成为他不想面对现实的一种逃脱,连续的高考努力,已经成为另一种城堡。
他没预计到:在明代这种知识禁锢的年代,范进中举可以一举改变命运,而当下的文凭,却越来越贬值,网上有报道说,现在有研究生进美团都要找熟人,这是时代的真实,也是当下的丑陋。

他更没认识到,这十四人的坚守,更是一种人生的自囚!大江东流去,年少不自回,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我想,有自身的原因,也其所处地区的封闭使然,更有时代的因素。
大学里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又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当下中国人的启蒙任重道远,真正的读书人,需要拥抱流量,来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引导更多的人走出自囚和他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