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Pro-05X
板重83.2g。配置:正手挺拔K2,约46g;反手多尼克Acuda S2蓝色MAX,约48g。整套177.4g。重心偏手柄,不坠手,正反转换相对灵活。
先前试打银河Pro-05普版,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小力量支撑不够容易掉球,中力量纤维介入时弧线暴长,大力量下大芯有些发空感。此次试打的是专业版Pro-05X,市场价位在600出头。与同价位的内置,如角斗士、竞技者Power等做一番对比。 板子在三成力以下的区间比较木讷,触球感不够敏锐,支撑也不能算很好,不过已经改善了普版在这个区间的掉球问题。当然,也和配胶有关系。正手K2比狂飚、奔腾都好透,不会有那种因为表层支撑不够而虚虚地打了个皮的感觉。由于触球感不敏锐,留给手上调整的空间不算大,但是如果动作到位,出球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借力球方面,顶大板时比较稳定,不会乱颤,回弹速度也好于许多内置,但是弧线稍微有点偏高,需要刻意往下压一压,不然容易被对方轻易地连续进攻。借力球冒高的问题在反手要更明显一些,接发奔球时容易给对面制造机会。不过我同时也发现,在借力球上如果能稍稍往前送一送,或者加一点侧切,板子展现的一体性会好不少,对面想要连续进攻也会难度更高些。 关于小力量与中力量的转换点(三成力左右),我和试打同一块板的球友有点不同意见。他觉得转换点的位置比较模糊,而转换前后性能差异比较大,导致中台容易出界;而我打起来却觉得还好,中力量下明显觉得板子更扎实了,吃得住球。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主要是撞击比例的差异。银河的这个纤维,特性和角斗士上面的凯夫拉碳正好相反。虽然两者都有种内置中的外置的“绷”感,但角斗士的特点是正向绷弹,侧向松弛,导致旋转不好;而银河的特点是正向硬而不弹,侧向弹到有点虚弹。其结果是,一定要发力撞进去再摩擦,才有稳定的弧线(不摩擦也可以);而如果上来就是侧向拉扯,很容易虚弹出去。 反手也是类似感觉,纯摩擦的话很难对上点,而往前送一些先撞上再摩擦则会好很多。S2原本是偏重旋转的胶皮,在Pro-05X上会变得有点像量子X Pro那种撕底线的皮,旋转仅用于增强力量感。(当然,S2的软面胶、稍韧的海绵,还是很好地驯服了底板在小力量区间里的不稳定感,提供吃球的同时保证小动作突击时的支撑。)事实上,整块板子给我的感觉都是:纯旋转不是长处,但是撞摩到位的情况下旋转可以加到力量上,最终出球的球质还是不错。相比之下,我可能更喜欢这种在撞击到位的时候有力量的板子,而不喜欢挺拔天秤座这种纯加旋转控制、撞击时出球敷衍的绿纤维板子。 大力量下,板身刚性比较强,没有红双喜龙五系列那种彩虹弧线感,但是大芯仍然能有效参与形变加速,持球时间稍稍变长了一些。这可能是Pro-05X相比Pro-05普版改进最明显的地方,后者大力量下明显发虚。自始至终,震手感被调整得比较小,这一点很像竞技者Power,反手感觉也像Power,但是大力量下没有Power的纤维的那种塑料感,还是挺可靠的,发一分力有一分球。尤其突出的是对正手位半高球的突击,板子能很好地实现击球时的意图。 银河Pro-05X做得比较出色的地方在于,纤维和金满贯龙五一样是逐渐介入的。在撞摩打法下,板子在很宽的区间(三至九成力)里是一块刚性好、指向明确、震手不明显的可靠武器。从纯木尤其是506结构七夹过渡来的球友会比较容易适应它,会觉得它比纯木更省劲、甜区更大、大力量下更稳定。但它对经典弧快的兼容性比不上大妈家的板子,而且可以说比较依赖使用者的手感状态和发力集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