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得罪不起中国?立陶宛高官:希望恢复对华合作

近期欧盟各国与中国互动频繁,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多个成员国与中方举行高层会晤、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问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计划在近期对中国进行访问;中欧交往呈现一副热火朝天的画面。
这样的场面让立陶宛眼红了。据观察者网报道,曾经扬言“不怕得罪中国”的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奈特日前暗示:中国对立陶宛的“制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所有国家的价值链交织在一起,想要完全排除中国是不可能的”。她还表示,立陶宛对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出口,虽说有助于弥补立陶宛对华贸易上的损失,但长远来看,还是希望与中国的贸易能够恢复。
立陶宛目前正采取措施,企图趁着中欧关系逐步改善的机会,寻求实现与中国恢复外交和贸易正常化这一目标。至于最终能否实现“与中国的贸易得以恢复”,阿尔莫奈特随后则不得不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的意愿”。也就是说,中立外交和经贸关系是否得以恢复,这得由中国说了算。
此前立陶宛当局也曾多次表态,宣称愿意与中国改善关系。但由于该国的相关请求缺乏最基本的诚意,被中方直接无视。阿尔莫奈特做出上述表态的前提,就是立陶宛今年对华出口贸易额呈直线下降。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立陶宛对华口口贸易额同比下降67%,仅为6070万欧元。原产于立陶宛商品对华出口更是下降了81.5%,仅剩2570万欧元。
这一严重后果是立陶宛当局咎由自取。自2020年之后,立陶宛受美国的指使,对中国发起疯狂挑衅。该国为协助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不惜拆除该国国际机场所有中国制造的安检设备,还退出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国家,并在该地区上窜下跳,蛊惑其他中东欧国家退出这一机制。
立陶宛议会政客还多次窜访台岛,尤其是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窜台引爆台海危机后,立陶宛的多名现任高官也跟着窜台,进一步给中立紧张关系上火上浇油。
立陶宛当局在台湾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严重违背中立建交有关“一中原则”的承诺,严重破坏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作为对立陶宛挑衅行径的一种回应,中方随后宣布召回驻该国大使,同时也要求立陶宛驻华大使限期离境,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为此,立陶宛在被中方还被排除在中欧班列铁路线之外,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几乎被按下暂停键。在欧洲爆发供应链危机之际,买不到中国商品的立陶宛经销商,为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只好花上数倍的价钱从第三国购买中国商品,成为该国爆发通胀危机的催化剂。立陶宛国内的通胀率已超过20%,远远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民生利益均遭受重创。
阿尔莫奈特这时候寻求“与中国的贸易能够恢复”,就是因为维尔纽斯当局意识到得罪中国的代价,是它们无法承受的。立陶宛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是件好事,但问题在于该国能否做出实质性的补救措施,才是其对华贸易能否得以恢复的关键。中立关系能否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取决于立陶宛当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