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笔记3——庆幸我们能看到画家一生的作品2


这张图是他“初恋”的肖像,是年龄比他大的姐弟恋。
这篇主要是他 1939年-1945年的作品,几乎把能找到的图片都放进来了,作品时间没有那么明确,按照区域划分吧,作品离我们知道的卢西安弗洛伊德还很远,但还是能看到很多种子就是这个时期埋下的,这是进入职业艺术家行列早期阶段的创作。其实从最开始卢西安的作品就和“美”没什么关系,或者我们认为的“美”没有关系,所以很多人说他画的丑,馆长非常反对,但关于美丑本来就没有必要争论,只是提醒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当时他20多岁正走向“成熟”,在这之前更早的肖像作品不多,所以从这会儿开始排序,大概做个记录吧。能看到一位艺术家的一生画作真的非常满足,所有的心路历程似乎都在每一张画里,但又不能全讲出来。他的家人,妻子,情人,朋友,感觉每一幅画都可以看很久。最起码识别度还是很高的,也许那时候卢西安选模特更注重是在选“形象”,后来是选“人”。



















就在刚才真有一种既视感,就是我在找卢西安的肖像作品,一张一张的挑,这一幕好像曾经发生过,挺奇妙的,也许这些人的面孔带来的,一些活生生的人,即使在最初的肖像作品里已经确定了他后面的创作,无论是关注的点,绘画方式,对画面的控制,很多时候有些东西真的是学不来,但是能感受到就很开心,比如同样是画了很多年画,我画的并不好,画画也没有作为职业,但那种画画的感觉,甚至油画颜料,松节油的味道还是让我陶醉。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点,然后一生都在重复童年的认知,甚至是某种感觉。
卢西安小时候两个梦想一个是艺术家,另一个就是马术师,他曾说因为父亲不太支持他学艺术,而母亲非常支持的缘故学了艺术,否则就去做马术师了。他从小的叛逆和喜欢动物,是有些近乎病态的喜欢,但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人类幼崽对世界的认识启蒙。他喜欢画动物尸体,喜欢看到马受惊乱蹦乱跳,他甚至到自闭的程度,不愿意和人打交道,整天和动物在一起,长时间观察,画它们。尤其是马,一直贯穿着他的一生。







当时也很热衷于画“尸体”,也许是因为活的模特他画不完。











曾经有人评价最初的卢西安,无法想象能把一个编筐描绘得这么细致,这个时候的卢西安少年气盛,疯狂地追逐女孩也疯狂地画画,好像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