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建设电镀园区至关重要

电镀园区是为电镀企业专门建设的工业园区,旨在形成电镀行业的集聚效应,优化电镀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电镀园区为从事电镀生产加工的企业提供厂房以及废水处理和其他配套服务。园区配备了集中处理设施,对处理设施排放的工业废水(包括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进行集中处理。环境保护局定期监测电镀园区处理和排放的废水,以确保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此外,电镀园区还会收集电镀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和其他固体废物,并将其送往专业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处理,以实现对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中国的电镀实体主要分为两类。(1)需要电镀服务以生产最终产品的制造企业的内部电镀车间或分支机构;(2)独立电镀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各行业的外部产品制造商提供服务。这些独立电镀公司数量众多,分布在中国各地,主要是在其客户附近,以便及时和低成本的交付。与大型制造企业的内部电镀车间相比,独立电镀公司的经营规模通常较小。这些独立的电镀公司所使用的处理设施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各不相同,其中一些公司有一些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近年来,电镀园区的建设成为表面处理领域关注的热门议题之一。我国各行业的园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积极创建了多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包括各种形式的工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区、科技设计园区和循环经济区等。在其中,电镀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尤为迅速,许多园区根据电镀行业的内在规律和客观条件,按照产业链上下游的六大系列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集中集约化布局,并突出功能和特色。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电镀产业集群。
近年来,国家电镀行业监管政策的颁布令独立电镀企业更难以符合环保规定,间接促进电镀工业园产业的发展。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在根据上述国家政策提高环保标准的同时,已制定并实施政策以进一步规范电镀行业,如要求电镀企业搬进电镀工业园区、禁止在工业园区外建设新的电镀企业及根据相关项目及厂房的设计能力及投资额等因素厘定授予园区经营商的补贴。电镀工业园区行业受益于逐步实施的政府政策,并将于日后为电镀工业园区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政策对于电镀企业的集中管理,越来越多的电镀企业进驻电镀工业园,我国电镀工业园的数量也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150个。同时我国电镀工业园行业市场规模也增长至2021年的106.6亿元,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37%,展示出我国电镀工业园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发展迅速。

华清集团在池州市高新区东区投资20亿元建设表面处理产业基地,占地537亩,并规划建设表面处理加工中心和绿色新材料生产中心。该基地可实现金、银、锌、铬、铜、镍、镉、锌、锡、电泳、阳极氧化与喷涂等12个表面处理种类的生产加工,同时还能生产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绿色材料。该项目采用政府加资本方运营模式,共享基础配套设施并统一处理、检测、排放表面处理企业的三废。目标是打造成绿色、安全、高效的智慧园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工艺最先进、管理最完善的表面处理产业园。一旦项目建成,预计其产值将突破百亿,成为表面处理综合型产业园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