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财经大学2019金融专硕E组经验帖

2019-07-03 13:52 作者:常道教育  | 我要投稿

上海财经大学2019金融专硕E组

E组:全球金融硕士双学位

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初试成绩:政治65,英语二87,数学123,专业课110,总分385。本科江南大学英语专业,没有学习过数学课程。

 

当看到自己被上财拟录取的消息时,虽然妈妈一直教导我要宠辱不惊,但是晚上仍然失了眠,想到自己一年以来,家人的无条件支持,付出的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与考场上的巨大压力,想着想着泪水便盈了眶。考研不是一个坦途,蜿蜒曲折,崎岖不平,老师,学长学姐的一路陪伴,无疑让我少走几许弯路,现在我也想把自己的经验与摔过的坑分享给需要的人,祝福每个人都如愿以偿。

一、择校

学校大概是在三月多通过和常道教育的陈老师沟通,决定报考上财E组。总结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学硕还是专硕

最开始打算考学硕。之后一切以能考上为目的,选择专硕。

2. 学校地点

北京,上海,与以南的沿海地区。内地不知名的985尽量不要考虑。

3. 定学校

定学校这一步具体分成两步:数学还是396;专业课的题型。

(1)396还是数三:这个确定下来基本上能选的学校已经没有几所了。当初选数三的考虑是考396的学校太少,不方便之后换学校和调剂。

(2)专业课的题型:上财以选择和计算题为主,而且题量比较大。我很喜欢。

4. 报考方向

这个完全是按照一战上岸的总原则选的,上财18年金融专硕全球双学位的分数线330(今年376),建议是,同一所学校没有必要选报录比最高的方向。

5. 学费问题

建议是和家长沟通,我最开始觉得专硕贵,报班的报名费也贵,都是没有和家长沟通。家里面是这样说的,人的能力是最主要的,钱可以再想办法。

二、专业课

专业课报了班(常道教育),老师很好,所以对专业课没有太过担心,基本上也没有走过弯路。

1. 所用资料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罗斯的公司理财,博迪的投资学;上财的货币金融学及其习题集,公司理财,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刘淑莲的公司理财及习题集(只做了选择题);常道教育真题集,上财历年真题,市面上金融学综合的一本真题集(只做了选择题)。

2. 时间安排

3月份之前:我当时没有想好要不要报班,就是想要买来网课看一看,把米什金和罗斯教授的书的视频课都看了一遍;4-7月:决定报名常道教育全程班。货币金融学的视频课又看了一遍。把米什金和罗斯的课后题都做了一遍;7-9月:继续学习货币金融学和公司理财,新学习了奚君羊的货币金融学,做完常道教育的真题,每天两道论述题的练习,把自己的疑难杂症与老师沟通;9月到10月:开始看上财除了投资学的各科教材,把课后的题的做了一遍,第一遍会错很多,继续再来就好了,把市面上金融学综合的真题集的选择题快速做完一遍,去杭州参加国庆面授的高铁上我都在做题;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把上财的真题做完两遍(第一遍根本做不下来,还是再来就好了),课后题又做完一遍;11月中旬-12月中旬:看完热点课视频,投资学视频,把博迪的投资学按着视频过了两遍,上财投资学课后题做完;12月中旬-考试,我又把重要的书的课后题做完一遍,真题错题做了做。

3. 常道老师授课的内容(9月份之前+投资学+热点)

(1)暑假前:把老师的货币金融学看了两遍,公司理财看了一遍,课后的习题都做了一遍,每周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现在这两门课都可以在bilibili免费观看,搜索“常道教育”就可以。

(2)暑假面授:货币金融学、公司理财、国际金融三门。每天的任务就是完成真题书上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中午把不会的都勾出来,晚上去问老师(很关键)。剩下的其他时间都在学习数学。

(3)国庆面授:讲了公司理财后面的内容和热点。把翔高真题集上不会的选择题问了老师。

(4)12月份投资学网课:上财今年增加了投资学的题目,大题:永续债券久期的推导,最优风险组合,债券免疫。选择题:二叉树。感恩。

(5)热点:其实热点并不是热点,而是知识点。我平时没有看新闻的习惯。这个也是靠老师。

4. 上财特色内容(9月份开学以后)

书籍:上财的货金及其习题集,公司理财,金融市场学,国金,投资学。还有刘淑莲老师的公司理财及其习题集。上财历年真题。

上面常道老师帮着搭了框架以后,看这些书很快。主要就是自己做题。把书后的题和真题尽可能多做几遍。第一遍可能错很多,也有很多不懂的。再做就可以了。

5. 经验和建议

(1)如果数学没有把握135以上,最好专业课报班。尤其是要考投资学的学校。我没有想到老师会重讲货币金融学和公司理财,而且免费放到B站。然后想了想,视频只是用来打基础的,所以建议尽快看完。

(2)关于各校真题。我用得是常道教育的真题,上财历年真题,和一本翔高的真题集(只做了选择题)。其余的真题集不建议再花时间,主要做好课后题,会出原题。

(3)关于模拟和考场上。这是我今年吃的最大的亏。因为真题做过好几遍,课后题也很熟,以为自己做题速度很快,考场上太过自信。建议是考场上不能轻敌,然后平时如果有模拟题,可以练一练。还有就是上财的计算题可能不会。但论述题也是一道10分。建议是怎么觉得分高怎么来。

(4)关于什么时候开始看教材。因为我数学本科没有学过,所以暑假面授除了上课基本上都在搞数学。建议其他同学可以尽早确定学校,尽早买教材,看看内容。但是米什金教授的书是必须的。

(5)关于罗斯教授公司理财的课后题。这个属于我走过的一个小小的弯路。我最开始是打算把公司理财课后题暑假再刷一遍。感觉如果不是考浙大就没有必要。

(6)关于不懂的问题。如果报了班的话,一定要及时问老师,这个特别重要。

三、数学

数学是我最重视的一门课,满分150分,再加上本科没有学过。就是挤压专业课和吃饭的时间往数学上面堆。张宇老师说数学至少4小时,我有一段时间,数学会学到下午1-3点或者是上午加晚上两个小时。如果遇到上午上课的情况,专业课只能学习两三个小时。

1. 所用资料

汤家凤老师的全套视频,1800题;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强化,660题,卷子;张宇老师的1000题,30年真题,八套卷;合工大的卷子;李正元老师的卷子。(我这些资料有的没有完全做完;至于全书,也许是我基础薄弱,看不下去就彻底放弃全书了;教材买了,但是没有看。)

2. 时间安排

3月份之前:我把汤家凤老师的所有视频全部看了一遍。6月份之前:把汤家凤老师1800题基础篇的高数部分做了一遍,配合老师的直播答疑。但是级数部分我只有抄答案才能做完。6月-7月15号,我都在备考托福和期末考试,几乎一个多月没有碰数学,常道教育数学的第一次模拟考,我只考了19分(好丢人呀,说出来只是为了鼓励一下大家,捂脸,其他几次就是70-80分,还没有及过格)。7月-9月初,开始看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强化,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骑车的时候,都要看或者听其他机构的660题的讲解,睡觉做梦都在做数学题(走火入魔)。做张宇老师的1000题,错得一塌糊涂,做到9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中旬:做完张宇老师的30年真题,这是我数学真正有起色的时候。我一般是做一套题,然后订正答案,然后看看不会的题,但是我先不改正错误,然后再看前一天的真题做错的题,拿A4纸重新做一遍,如果还不会做,就勾住,第三天再做,就这样循环做完了真题,如果第二天有事情,前一天不吃饭,都要做完两套卷子。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我大概做了第二遍真题错题,一天订正四套卷子,中午顾不上吃中午饭,大概订正到下午2点,花了一个星期;想把1000题再做一遍,可是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了。然后就是李永乐老师的660题,这个真的是一本好书,解析特别详细,许多知识都是从上面学到的,快考试的时候,我不想做其他模拟卷,就是抱着李永乐老师的660。11月中旬之后:我线代,概率,级数,数列这些题都是我基本上比较差的题,我就用合工大的超越卷把自己认为做的差的题都做一遍;然后就是张宇老师的8套卷,李永乐,李正元老师的卷子,如果碰到简单的卷子,我绝对会上午做两套,当然吃饭时间没有了;之后把真题按题目分类又做了一遍,大概快考试了,最后几天就是在做660题。考场上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定要稳住,我有连续两道大题不会做,有一道大题知道自己肯定有错误,第一次紧张到浑身出汗,当时就在心里默念绝对不能再来第二年,然后做完其他题,又把一道大题做了出来,另一道大题就开始瞎写,然后没有时间订正,所幸最后是考了123。

3. 经验和建议

(1)跟哪个老师。这是我最大的弯路。我听汤家凤老师很多次的线性代数,都没有搞懂,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然后同学建议,听李永乐的,只听了强化,嗯我听懂了。建议是不要因为喜好就跟着哪个老师,主要看效果,觉得自己没搞懂及时换老师。

(2)听视频都懂,做题错很多。大家都这样,建议是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最开始不会的时候就抄答案,之后是不会的用红笔勾出来。等过上一个月,就会做了。

(3)真题的重要性。我真正的突破是做完了张宇老师的30年真题。每天一套,如果第二天有事,前一天绝对会做两套。建议:可能有的答案没有看懂,不是自己的问题,换一个老师的真题解析,看一看就懂了。

(4)对我最有帮助的习题集:除了上面的真题,就是李永乐老师的660题,很多知识点都是从上面学到的。而且数学有一道大题,就是考试之前瞟了一眼老师的660题。

(5)查漏补缺。第三帮助大的就是合工大的题,因为我线代和概率都不是太好,做合工大线代概率相关的题还有高数里面做得不好的题目,会学到很多。

(6)关于做几遍的问题。真题可以按照历年的顺序做一遍,再加上题目分类做一遍,再加上错题。剩下的就是错题多做一做。

四、政治和英语

政治和英语基本上大家都准备差不多。主要谈经验和弯路。

(1)政治最开始没有必要在精讲精练上花太多时间,我最开始看精讲精练会瞌睡,进度非常慢,做1000题也会错很多。之后就是直接做1000题,基本不看精讲精练,会错很多,但是知道政治在讲什么了。然后提高的过程是把精讲精练又看了一遍,把1000题对着答案看了一遍。之后就是做真题,做模拟。真题的一个知识点分类比较有效果。教训是,除了肖秀荣老师的押题大题,把其他老师的押题大题也看一看。还有就是选择题到最后不要因为一直在背大题荒废掉。

(2)英语没有太多建议给大家,因为我本科专业就是英语,但是在没有做近几年的真题之前,阅读一般都是错四五个,最开始也很担心,但是近几年英语二越来越简单,好好准备应该不难。

五、身体与作息

这个是小伙伴认为我最应该拿出来分享的,我真的真的超级努力呀,但也乐在其中。能够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得做好一件事的时光真是很难得。

(1)考研时候很多人都会说注意身体,但是20出头的年龄哪有什么外显的身体毛病。我最开始也想自己用不用跑跑步,打打羽毛球,有时候会感觉很困,感觉全身乏力,不想学习,但是这个事情苦苦的咖啡就能完美解决,我好像考研时期最大的日常花销就是咖啡了,多喝几次,一次多倒一些。

(2)作息,大概就是每天6:30起床,12:30睡觉,中间有40min的午休。张宇老师说数学每天4个小时,我大概最少都是6个小时。政治和英语加起来就是4个小时,专业课大概也是4个小时。关于自己的本科课程,大概就是能请假就请假,能不去上就不去上。

(3)我考研整个过程都是在和自己的吃饭较劲,因为之前尝试过间歇性进食(好像是这个词),我可以一次吃很多,大概都是在早上,然后做到一天不去食堂吃饭,当然也不是定外卖,其他时间吃一些坚果,牛奶,饼干。时间紧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了;然后后期也会控制自己喝水的次数,一天两杯咖啡,一盒牛奶;把座位搬到离洗手间近的位置;中午晚上睡觉闭了眼会想两道白天的题目入睡,政治考研前的一天晚上就是背着政治睡着的,睡眠质量超级高。

六、写在最后

再努力都不为过,不要轻敌,因为考金砖,都是在和二战,三战的同学竞争,人家数学真题、专业课真题做了好几遍。一战就是要摆正心态,放低自己,把能想到的各种资源往上砸,一切以考上为目的。很多人都说考研是一场马拉松,谁跑到最后就赢了。可我感觉考研更像是一场百米冲刺,谁不抓住每一个能超过别人的机会,就输了。尤其是金融考研。把一句我很喜欢的话送给大家—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上海财经大学2019金融专硕E组经验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