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撰写说课稿
(一)说教材
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因此,说课首先要分析教材,表明教师对教材整体把握的情况。说教材一是为了明确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明确“教什么”;二是为了揭示教学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联系,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即课文在单元教学和整册教材乃至整个学段的地位,与其他课文的联系,以及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示例:《短文两篇》的“说教材”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较好地体现了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能让学生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的基础上,更加正确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短文两篇》分别为小思的《蝉》以及席慕容的《贝壳》。两者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阐发了生命的意义,揭示了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的道理。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约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不仅受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和能力水平的制约,而且还受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说学情可以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说学情要说清普遍性情况和特殊性情况。普遍性情况即某一阶段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及语文能力,这是同一阶段学生所共有的,特殊性则是指具体到某一个层次、某一个班的学生情况,这是授课者要面对的学生所特有的。
示例:《土地的誓言》的“说学情”
经过小学及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初一下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基本能够通过阅读总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同时,比起小学生,初一学生心智更成熟,对责任与爱国有一定的感悟,在引导帮助下可以更深层次地思考理性问题。某某学校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中会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与发言中。但是,学生距离作者所处的年代较远,加之学生的经历有限,较难产生共鸣,因此要在课堂中多加引导,并创设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感知。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好的导向与制约作用。说教学目标,一是要解说清楚教学目标是什么,即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哪几点,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二是要解说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即目标设定如何符合课标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情况,三是要解说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即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对应与落实。
示例:《竹影》的“说教学目标”
1.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我确立的“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是:领会艺术和美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认识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以及初一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确立“知识和能力”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确立的“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是:在教师恰当的提示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四)说教法学法
采取恰当的教法学法,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课堂上将要采取的教法和学法,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作用。
示例1:《竹影》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注重师生互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第一,在诵读基础上,自主疏通课文时,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难词、难向,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组组交流,加以点拨,从中悟出规律方法。第二,针对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说课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此,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且,教学过程能具体地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一般来说,说教学过程可包括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说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说板书设计四大方面。
说课的要求
说课形式比较灵活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要求。
1.内容完整而简明
说课要呈现给同行或专家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充分的依据。因此内容要完整,应能让别人通过说课了解相关的内容: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另一方面,说课时间又是较短的,短则5-10分钟,长也不过20分钟,因此,内容在顾及完整的同时,更要注意简明,把教学设计的精华体现出来,枝节或不太重要的则可省略。
2.理据充分而得当
说课与授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更充分地体现了一定的理论性,要突显出教学者教学设计的理念、意图和理论依据。这不仅需要在说课过程中体现完整的教学思路,更要表达出清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支持教学设计的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生硬地引用《语文课标标准》或教育理论,而是要具体阐述教育理论是如何指导教学者进行教学设计的。这也是说课最重要的要求。
3.特色鲜明而有效
说课属于较高层次的教学研究范畴,教师在说课时要在遵循教学基本常规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突出教法、学法中的特点;同时要把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吸收并运用教学改革中的新理念、新思维,注意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这样的说课才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能让听者受到启迪。当然了,无论是备课还是说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授课,因此,教学设想、方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具有实用价值,否则就只是纸上谈兵了。
4.详略分明而有序
说课形式较为灵活,但一般时间不长,常见的是10-20分钟,因此,说课要容量适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内容要明确具体。说课时应注意围绕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分析、整体教学设计以及教法特色等核心内容展开,侧重点主要是在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上,阐述时说理要透彻,分析要具有说服力。另外,说课以“说”为主,因此语言要简练,详略要分明,重点要突出,让听者容易把握内容及特色,更好地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