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人须有先见之明》

2023-06-13 00:30 作者:乔布司马光  | 我要投稿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人须有先见之明》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的观点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显现;而无需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已经被智者认识,此所谓先知先觉;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愚者认识,此所谓后知后觉。学习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摆脱时间的束缚,提前认识到事物的价值。 毫无疑问,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显现。比如,吃饭有填饱肚子的价值,可是吃饭总要费一些时间,所以,总是要经过吃饭的时间,吃饭填饱肚子的价值才能显现。比如,穿衣有遮蔽身体的价值,可是穿衣总要费一些时间,所以,总是要经过穿衣的时间,穿衣遮蔽身体的价值才能显现。吃一次饭穿一次衣所需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倘若不给任何时间,那么,吃饭穿衣的价值也是无法显现的。吃饭穿衣如此,依此类推,其它事物也如此。不给任何时间,事物的价值就无法显现;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显现。 无需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已经被智者认识,此所谓先知先觉。比如,李牧戍边十几年,匈奴每次打来,李牧就逃跑,匈奴以此认为:李牧胆小如鼠,不敢一战。后来李牧倾力一战,斩杀匈奴十几万人。自此数十年匈奴不敢南下牧马。难道李牧事先不知道逃跑示弱的价值吗?并非如此。事实上,李牧事先已经知道逃跑示弱的价值,逃跑示弱就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倾力一战。李牧这样的人,可谓先知先觉。古今中外,凡是有资格被称为智者的人,都是无需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能认识到事物价值的人。否则,经过时间的沉淀,等到事物的价值清晰地显现出来,人人可见,这时候才认识到事物的价值,又有何先知先觉可言呢?又怎么会被称为智者呢?所以,所谓智者,就是无需经过时间沉淀,先知先觉,提前认识到事物价值的人。 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愚者认识,此所谓后知后觉。比如,很多年轻人不爱学习、不愿意读书、不愿意考大学,过早浪迹于社会。等到进了工厂,起早贪黑,挥汗如雨,被老板呼来喝去,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才明白读书的价值,才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这难道不是后知后觉吗?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社会的毒打,才明白读书的价值,这样的后知后觉,将会产生多少悔恨的泪水,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所谓愚者,就是必须经过时间沉淀,后知后觉,才能认识到事物价值的人。 我们都渴望做先知先觉的人,不愿做后知后觉的人。如何才能做到呢?一个字:学。事物发展有普遍规律,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早已经被发现,学习就可以掌握这些普遍规律,从而据此提前判断事物的价值。学习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摆脱时间的束缚,提前认识到事物的价值。愿我们都能成为学富五车、先知先觉的智者。

2021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人须有先见之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