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禁在记忆里的女孩,还在挣扎

不知何时起,童年的记忆开始渐渐逐渐发生化学反应,一点一点地影响着整个生活,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地方。向往天空的飞鸟,若是长久地被囚禁在牢笼之中,也是会疯掉的,甚至可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一切就发生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女孩身上,同样的事件或许又在不同是城市,不同是国度,重复上演,最后带来的则是无休止的折磨和痛苦,也许这一生都很难抹去那些灰色的记忆。
时间再倒回至二十多年前的夏天,那时的她常常遭受父母的冷落,父母已经离婚又各自成家,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小女孩,娇弱又让人疼惜,但是父母从来都没有对她有一点疼惜,甚至常常对她施加暴力。这对外人看来似乎都很难去相信,那时候她常常哭,一个人偷偷地哭,爬上阳台,一个幼小的心灵正在遭受着摧残,对象竟然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

一个被毁掉童年的女孩,好不容易养的鸟儿被扔出了窗外,画的很多画被当面撕成碎片,就像是被撕碎的人生,再也无法拼接,被折断的CD唱片在垃圾桶里放置了半个月,朋友的信件也毫无隐私可言,要是因为被弄坏了喜欢的东西哭了起来,必须要在数数结束后停止哭泣,没有任何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很难想象的是,母亲因为做生意发生纠纷,居然带着女儿去派出所顶罪,把所有的罪责都归罪一个无辜的女孩,常常被同学欺负,也不知如何去反抗,更不知道该对谁说。
日子过得很快,到了初中时代,她便开始选择了住校,选择了逃避,懵懂中渐渐意识到了一些,把自己封闭起来,囚禁起来,拒绝和别人交往,所有内心的情绪都被压抑在心底,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慢慢学会了自我疗伤,开始学着自愈,尽管如此,也只能暂时延缓很多伤痛,在伤痛中变得麻木,逐渐失去知觉,所以就再也不会有感觉了。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自愈能力很强,有些人是过去经历了太多,已经麻木,失去知觉,也就很难被伤害了;另一种则是本身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强,在遭受磨难后,能够很快在短时间内调节过来,但往往生活中存在的大多都是第一种居多。

后来到了大学,开始更加肆无忌惮,生活变得随意且无拘无束,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后来留学去了一个小国家,一个曾被称为艺术王国的地方,她也如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人生到这里看起来像是终于苦尽甘来,熬到头了。意外的是,在一次聚会之中认识了一个男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恋爱,后来又一次被父母推到了婚姻的殿堂,婚姻听起来应该是很美好的,可惜她不是,她曾说她只不是不想让对方等那么久,最后还是白等一场,她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已经失去爱人的能力。
如今的她在异国他乡,日子过得也算凑合,只是心儿无处安放,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处,她也曾说因为生孩子的问题,出现过无数次矛盾,她想逃离,想挣脱囚禁的牢笼,一个人去流浪,做个自由的傀儡,然后安然过完这一生,这就是她最大期望了。时间从未停止,多少人挣扎在生活的牢笼之中,多少人在努力挣脱被记忆囚禁的栅栏,又有多少人在挣脱后,又重新回到了牢笼。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经典的台词: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然而,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故事来源于一个朋友,已经失去联系很久。
愿你一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