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中和】夏天背后长了很多的“小米粒”,知道真相后惊呆了!
每个女人都想要一个光滑美丽的背部,当然不排除男人也会这样想。
但有的人一到夏天,后背就开始发痒,有些甚至会长出很多的“小米粒”,就跟脸上的青春痘一样,等到“熟”了,用手指抓,小颗粒的东西就会被抠出来,当然了,出来后会留下一个坑,就跟脸上的坑一样。

其实,这是体内湿气太重,湿毒排出的现象,由于南方天气潮湿闷热,故而南方人特别容易中招。
背后长“米粒”,中医认为湿气重!

按中医的说法,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进而诱发痘痘。而油性大,则是我们所说的“湿气重”。

饮食不规律,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破坏了荷尔蒙的平衡也会让皮肤容易出油。而油性皮肤油脂过多,容易堵塞毛孔,长时间排泄不出去的话就会在毛孔硬化,和外界氧化后就形成黑头或形成痘痘。

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油脂,不然不仅是后背长“小米粒”,鼻子有黑头,脸上痘痘,严重起来还会湿疹。那么既然湿气重导致油脂多 ,应该如何减少体内的水湿,重现光滑美背呢?

1.
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辛辣食物易刺激神经和血管,容易引起痘痘复发,而腥臊则容易起过敏反应,令皮肤恶化。

2.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排汗能够排出一部分的水湿,而且排汗后身体也会更轻松。但是切记要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寒湿入侵。

3.
饮食祛湿
薏米,《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调理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古时,东汉大将军马援在交趾作战时,南方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横行。但是他经常食用薏米,从而战胜瘴疟之气,屡立战功。

此外,每天拍拍身上这几个部位,也可以祛除体内湿气!
1.
腋下
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2.
肘窝
拍打肘窝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连续拍打5~10分钟,就会出现青、红、紫、黑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3.
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

4.
阴陵泉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每天按揉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5.
足三里
足三里是调理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6.
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妙穴,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所以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记住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7.
丰隆穴
配合足三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