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茶厂实习生活(2)

2021-05-04 09:22 作者:-小镇狂想家-  | 我要投稿

4月7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比较忙碌的一天,很累但也很心安,累的是从傍晚一直忙到了晚上十点半。心安的是我终于觉得我们不是吃白食的了,可以证明,我们吃的饭是值得的。今天早上七点,我起床洗漱完成后,就去简单地打扫了一下卫生,之后就去煮早饭。做的是我最拿手的西红柿鸡蛋浇头,但可惜配的不是面条,而是米线。结果做出来的味道也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之后我们就被接去了精制厂参观学习。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标准化生产车间,看到了他们的仓储环境,确确实实是清洁化、标准化的生产车间,还参观了前国营农场时留下的一些机器设备,例如:风选机、飘筛机、匀堆的机器等等。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加工课本中所学到的种种相关知识,只可惜当时没有好好听讲,有好多东西都已经忘记掉了。参观完之后,我们又在办公室里品了一会儿茶,交流了一会儿茶艺,之后就回到了住处。中午吃饭的时候,董事长与我们一块儿,给我们讲了好多好多他个人的感悟以及简介(详见后篇)。

    之后,班主任来到住处给我们开了一个短会,班主任能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地方比较偏远。但班主任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来到这里,我们非常的感动。参观期间,班主任也给我们喂了好多鸡汤,让我们在实习期间,要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吃完晚饭后,我们就开始了真正的工作,首先是收摊晾在晒场上的白茶,收的过程比较粗暴一点,因为是品质不是特别好的鲜叶,收的时候忘记戴口罩了,所以收完之后就感觉特别的难受,鼻子里满满的灰尘。晚上,也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高档鲜叶白茶的摊晾萎凋。是将白茶摊放在簸箕上,然后放在萎凋架上进行萎凋。摊晾要求要厚薄均匀一致平摊在簸箕上,听起来很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这种要求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看着工人们简简单单地抛抛撒撒,基本上就符合要求了。一开始我们上手的时候,没有领会基本要领,后来经过师傅的传授,我们的动作渐渐的有模有样起来了,做的时候也是越来越快。要点就是用两只手各抓一把鲜叶,然后快速均匀地撒在簸箕上,厚的话摊开一点,薄的话稍微添一点,整体以不露出簸箕的底部为宜,一个簸箕(直径1.06m)上的鲜叶大概重约1kg。虽然我们的摊晾速度不慢,但由于整体的茶叶量比较大,约1吨,导致我们光摊晾鲜叶大概就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完之后感觉浑身腰酸背痛。只有亲身体会到制茶的辛苦,才方觉茶叶的来之不易,方觉茶叶的价格是货真价实的。相比于我们,采茶的农户,厂里的加工工人们,他们起早贪黑,比我们更加的辛苦,因此我们要好好地学习,了解最新茶叶技术动态,去创造,去发明更先进的茶叶生产机器,以减轻农户及工人们的工作负担,去承担起中国茶叶未来发展的重担。

  附:董事长讲话总结

    做茶要认真用心去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认真学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审评术语,加工工艺、流程等)。品茶要注重细微的差别,几万元的茶与几百元的茶喝上去,总体的口感差距不会特别大,但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微妙差距。茶行业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行业,将来在茶行业有长足发展的人,首先要是一个会喝茶、会品茶的人。只有会喝茶,才知道什么茶是真的好,什么茶值得配上什么价,才不会被人所蒙骗。其次,做茶要有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制茶工艺上的一点小小的创新,都可能会打造出风味独特的畅销茶。另外,要充分了解各种茶叶的国家标准(勐库大叶种——茶多酚含量30%以上)。要保证所制成的茶叶符合国家标准,专业的人不能做不专业的事。多读一些关于茶叶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一些专家所出版的专著。做茶要讲求真才实学,要诚信为先,不能胡吹,不能把茶叶吹得天花乱坠。/

白茶的制作:萎凋、干燥、拣剔。国家标准湿度(福鼎大白茶)8.5%以下,要保证做到。勐库大叶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中小叶种,它更厚更大,水分含量相对也就较高,所以萎凋失水的时长也就要更长些,为48个小时,日晒干燥12小时。摊晾厚度——簸箕(1.06m),春茶厚摊些约1.5kg(天气干燥等因素有关),夏秋茶约1.0kg(空气湿度大等因素有关)。


我的茶厂实习生活(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