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在51CTO学软考:70后大叔,一年时间从零基础通关中项和高项考试

2022-08-02 11:34 作者:薛大龙讲软考  | 我要投稿

首先感谢薛老师、老师和刘老师,涂老师、古老师、众多美女班主任的指导、督促、带领和陪伴我一整年的学习时光,带我走向成功!

我在1月4日报名参加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培训班,在5月29日参加考试并一次通过考试。中项考试结束之后,根据公司要求,我报名参加PMP的课程,准备参加9月份的考试,但是在7月中旬,临时接到PMP的9月考试延期到11月的通知。面对多出来的2个月时间,我想干脆试一把高项吧,也不浪费上半年的中项基础,如果今年不趁热打铁,说不定明年都忘得差不多了。7月19日进班,11月月6日参加考试,12月20日成绩公布,三科都达到及格线,实现学习目标。

1. 首先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就像咱们51CTO学堂,有众多专业的讲师,有系统的课程体系,精心的课件和视频,细心的指导和点评,带着我们,才能快速通关。(PS:要是自学,我连中项也是不可能考过的,真的)。

 

2. 中项基础对高项考试还是很有用的。我是1月4日报班学中项,到考试差不多整5个月,考试成绩64/66。每天至少1小时学习时间,周末和节假日更多时间,反复听理论视频,看计算视频,历年真题卷上午至少做三遍,所有的下午题案例都抄写至少两遍,薛老师计的计算题跟着视频反复做,公式的熟练程度是必须能默写下来,案例要能背下至少60%的下午题找茬“套路”。高项的案例题目找茬题和中项差不多,也是关键点背书,计算题比较难,或者说比较活,要能琢磨清楚题目要求,而且时间短,很容易心慌。做题顺序我都是先做找茬题,最后做计算题,因为找茬题做完,差不多可以给自已估一下得分情况了。做题时候前面如果有想不起来的,先放一下,后面想起什么赶紧补上去。论文我觉得没什么捷径,就是多抄几篇老师的优秀范文,找到写字的速度和感觉,模考的论文仔细体会老师的点评整改建议,仔细看历年真题论文的评分标准,那上面有关键知识点和评分标准。

 

3. 自律很重要。如果要想去考一个证书,就一定要能管住自己的时间,该学习就得学习,不能给自己的放松找借口,这个其实是最难的,平日都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再抽出时间来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要在严重的碎片化时代做好时间管理,是很大的考验,做好了考试就能通过。另外从自身情况来说,我本身是做技术的,平时也不喜欢社交活动,所以在家也呆得住。以上心得与各位共勉。群里还有很多高分的同学,他们更优秀。


高项考试,难点就是重点

软考中高项体验营免费试听链接:https://edu.51cto.com/surl=yRc0Y2

相比中项来说,高项确实要难上一个级别,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两次考试的个人经历,通过中项和高项的考点来说对比说明这两个考试应该怎么学,并且重点说如何学习高项的。

 

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选择题,下午案例题;

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选择题,下午案例题和论文。

 

上午选择题:

高项的知识点比中项更多,除了时政新闻、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约25道)项目管理十大知识域和五大过程组(约30道)、英语题目(5道),还有高级项目管理(约10道),运筹学计算题目(5道)等。面对上这5大类题目,该如何学习能?我的经验是这样的:

(1)时政新闻、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个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今年下半年的这部分考题也确实是比较难,所以建议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需要关注一些时政新闻、法律法规的颁布。

(2)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部分,可以说和中项内容是一样的。如果考过中项的,这部分精力可以少化一些。

(3)高级项目管理上和运筹学计算可以算是上午的重点之一,这两部分都不容易,高级项目管理知识非常抽象,不好记,所以平时要反复看课件,多看《32小时通关》和老师给的考前冲刺。运筹学是比较难的计算题,要想得分必须多看录播的视频,反复跟着做计算。

(4)英语题目,和中项差不多,英语不是难点,但是有门槛,因为这个是外语,如果外语不好,就完全不占优势。但是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同学来说,这个又是得分点,因为英语出题的内容都不深,互联网、区块链、范围、质量、风险都是常出的知识点,建议多做做往年真题的英语部分,差不多就是那些题目反复出。

本次考试的个人回顾:本人是计算机工程师,英语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常年看各种英文资料,每年都参加纯英语的IT认证考试,所以英语题目对外来说几乎没有难度,这部分算稍有优势吧。运筹学我是反复看视频,反复做历年真题的这部分题目,把各种题型都做透了,所以考试这部分也没有丢分。丢分最多的应该是前面的时政新闻和法规类20题部分。

 

下午案例题:

中项和高项的知识点是一样的,从我个人参加的两次考试感觉,难度也差不多,但是时间上的差异会造成心里的压力,也会影响考试发挥。

中项是4道题目,2.5小时做4道题目,所以时间上相对来说很充裕。计算题,时间和成本,这个是通过软考的必备基础,多看录播,多做往年真题,熟练背默“挣值管理”公式。范围、质量、风险的概念是常考的找茬题和填空题内容,要重点背默。

高项是3道题目,1.5小时,这个是挑战和压力,一定不能浪费时间。先把3道题目都看一遍,哪道题会做就先做哪到题,找茬题和填空题会写多少先写多少,如果记不起来的知识点,先空着,后面想起什么随时回来补充。我的考试经验是多轮做题法,先做找茬题和填空题,把能想到的先写上,然后去做计算题,计算题先把会做的做出了;然后第二轮再把能想起的知识点补上去,然后再检查计算题是不是有问题。基本上这样两轮下来,大部分的题目都能完成,然后自己简单估一下分数,如果觉得不够,就在找茬题和填空题上再多琢磨一下,看能补充的再补充一些,一定要记住多写比少写好,多写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知识点。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条目编号回答,这样更容易抓住知识点。

 

下午论文:

论文是高项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个人经验这部分真的没有捷径。我在学习过程中,至少有1/5的时间是花在论文上,看、写、背,这3个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

个人经验:

(1)多看历年优秀论文范文,我把课件里的优秀范文每个知识域各找了2篇,打印出来,放在包里,坐地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

(2)学习期间一定要动笔抄写或自写论文。手写论文或是为了练习手感和手速,还有什么笔写起来顺手(有一只顺手的笔非常关键,不然考试的时候写不出来或写起来手感很差就会严重影响考试心情和论文的质量)。抄写或自写的时候一定要计时,看自己在2个小时内能写到多少,写的时候的压力和体力都是经验。我在周末和假期时间,抄写了5篇范文,通过这5篇手写的过程,掌握了自己在2小时内比较合适的写字速度和合适的字数范围,经过评估,我大概在2小时内写2200-2500字是比较合适的,既能保证写完论文内容,又能保证写字的质量。

(3)课程后期的两次模考一定要认真写,根据老师的点评,再仔细修改和体会,并且要把字数控制在自己可以2小时手写完成的范围内,这样就能基本保证考试时候心里有底。模考的四篇论文,我有3篇是及格的(质量、进到、人力资源)。

(4)整理论文的提纲并熟背,我把模考的4篇论文重新整理,把论文背景、知识域的每个过程和主要工具技术、论文结尾汇总成提纲形式打印出来,把提纲记在心里,这样才能保证写出来的论文“骨架”是合格的。

 

附:我的模考成绩,这些分数都是第1次的成绩,所以也能比较客观的体现我的学习情况。



我在51CTO学软考:70后大叔,一年时间从零基础通关中项和高项考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