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声小房,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家文化的凝聚

2022-11-24 15:04 作者:鹿aa  | 我要投稿



小房,看似“普通”的称呼,但是在正大光明眼科集团潍坊眼科医院医生房国凤心里却有着不似寻常的分量。这是一张7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她略显青涩,右手边是她的研究生导师黄旭东教授,左手边是姜雅琴教授,她没想到作为研究生的她可以参加全国的眼科年会,更没有想到师徒的情谊愈来愈深厚,与正大光明的缘分也越来越深。



第一条信息

“我老师给我回信息了!”

研究生录取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和舍友商量着给自己的导师发祝福信息,然后我就给仅在面试时见过一面的黄老师发了一条信息,短信息的内容,先是一段认真的自我介绍,然后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谢谢”,只见过一面的老师竟然给我回复了短信?!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作为一个大领导,给我回信息了?!我一遍遍地看着短信,反复确认,总觉得难以置信。

直到晚上10点多,舍友依然没有收到回信……

有人说,就是一条短信至于吗?或许,他都不知道你是谁,就是客气的回复。但是,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每次老师的回应,都是一种无形的鼓励。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我来说,即便是发一条信息,也是斟酌许久,满怀期待。这种忐忑中的等待的滋味,或许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切体会。


第一个电话


给老师打第一个电话之前,我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

我在网上输入黄老师的名字,他的简介让我紧张了,他是很多眼科技术在国内开展最早的眼科专家之一,还有各种荣誉和头衔,这样的“大人物”,让我这个与老师只见过一面的“小人物”瞬间没有任何底气。我觉得老师很大可能不会接我的电话。

为了打第一个电话,我打了N次草稿,背诵了N遍,演练了N遍,终于我拨通了黄老师的电话,就在我深呼吸做准备的2秒钟内,电话那头的“小房”,彻底清空了我的大脑,接下来我要说什么?我接下来说了什么?挂了电话,我愣在原地,什么也不记得了,满脑子萦绕着的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小房”。

如今,我成为了老师的“同事”,那一声“小房”依然是我内心倍感温暖的声音。依然记得为了和“大人物”老师打第一个电话,我是多么认真的准备“发言稿”,其中的“重头戏”就是我的自我介绍,因为我笃定黄老师不会存我的电话号码,不会知道我是谁,也不会记得我是谁。但,他不只知道,他也记得……


一声小房

简单的一声称呼

打破了界限

体现了温情

这背后是老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更是一个大家庭里长辈对晚辈的挂念


潍坊眼科医院

一声小房,正大光明眼科集团家文化的凝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