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育人碎笔2

2020-11-22 16:05 作者:Aestic  | 我要投稿

小伙子的妈妈vx给我表示了感谢,说最近孩子的英语成绩有了提高,老师没有再在班级群里批评他了。

我笑了笑,回她的自然是些不用谢没事之类的官腔。但是这其中的辛苦确有我自己知道。

小伙子属实不太听话,在学校因为其调皮的行为常常被老师甚至同学家长约谈。而他的父母总是不以为意,他们认为顽皮是男孩的天性,这是无伤大雅的。

但是我已经隐隐看出小伙子有着品行问题。通过某次在餐桌上的聊天得知,他在四年级的时候偷家里的钱。我在得知后悄悄询问,数量居然有200之多。更为关键的是他居然全部花完了,并且其父母没有揍他。

而之前他被揍的原因大多为在学校做各种事情导致家长被老师约谈抑或是考试成绩过差。令我更为震惊则是某次我偶然问到他中国首都是哪里时,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江苏。

我已经无语凝噎,从我们学习之外的日常对话中,他知识面的狭隘已经昭然若揭,更不啻美国总统、中国民族数量尔尔的话题。

我对此感到震悚,因为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去到全国多个城市旅游,也已具备独自出行上街的能力,与外国人打交道甚至都不在话下。

但是我想到毛姆说过:”当你批评一个人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他是否拥有和你等同的条件。“我的父亲母亲虽然也谈不上什么知识分子,但是对教育仍保持着自己的一份热忱。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他们不会妄下结论。对于我的教育,即使他们没有花太多的金钱,但他们投入了足够的精力。

反观这个小伙子,他本身已经住在相对位于南京郊区的浦口了,眼界的闭塞程度会高于市区的孩子,其父母也非文化人士,并不懂得教育。我每晚去上课的时候,他们除了做菜就是玩手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

我的父亲在家会看书,母亲会一直劳作。这给幼时的我带来的影响是原来成年人也是需要继续读书学习的,做家务劳动很辛苦,但这是必须的。小伙子的父母无法以身作则却选择了对孩子双标:你不能够玩手机,你要好好学习,你要看书。

实际我的上课过程中我能够看出小伙子的头脑并不笨,但是学习方法的缺失和学习态度的恶劣是致命的。他甚至不知道如何高效率的背诵英语单词,不知道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要及时去查字典。

学校教育对此也要背锅,老师教会了他书本上的知识却没有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老师过问他生活中的调皮捣蛋,却没有告诉他做人的道理,而且将责任再归咎于家长。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11月最终让选择离开的没想到是这样一件小事。我在星期一的下午按时上班,但是小伙子做了个小手术,无法正常上课。我站在门口,女人让我直接回去,而她并没有事先通知,相当于我白跑了一趟。

而男人在一旁做饭,正好饭点,邀请我留下来吃个晚饭再走。女人则在一旁阴阳怪气,说什么家里有其他人,饭才刚做,要很久才能吃。

我原本正在考虑,但听了女人这一席话我便悻悻离开了。这时我才明白,她从始至终就没有把我作为一个老师看待,从来没有真正尊重过我。之前我们之间已经发生过一些不愉快,她曾指责我来得晚离得早。然而按照之前得约定来说,每一天我都在加班。其他给我脸色看的事情更是不在话下。

那天她算是激怒了我,也许是我的阈值比较低,直接破防了。我选择和朋友们吐槽这件事情,打算第二天自己去处理好。

但是没有想到介绍我去的朋友直接一通电话打给了她,这使得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些复杂。

但是无碍,第二天我去上课的时候她率先提起了那天的事情,似有似无地表达了她的无礼和歉意。我觉得作为成年人来说,道歉的含金量似乎没有这么高,于是我要求她支付上门费,和当周的工资一起结。

她当时答应了下来,接着便抱怨起了最近事情太多、健忘,吐槽我的小肚鸡肠、能力有限,再又提起什么在外面的教育机构能够不花这么多钱就有更好的体验。

我一眼识破老PUA+道德绑架了,但念在她愿意给钱的份上便不与之计较,将此事翻篇。

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在当周结钱的时候她并没有支付给我这笔上门费。问其原因说什么给太少我不愿意,给太多她不愿意。

我实叹息女人的格局实在太小,换做是我或是我的父母,用100直接支付一天全工资换来的是嫌隙冰释,换来的是信任,换来的是我对孩子更加上心的态度。

我觉得我无法与这样一个人继续合作了,提出了break up。她则是挽留+羞辱我。我笑了笑,如果是普通大学生真的会被这一套PUA手段给唬住,但是她万万没想到我是一个如此决绝而坚定的人。社会上的套路对我收效甚微。最后我依然选择了离开,她忿忿说孩子适应下一个老师的能力还是有的,我不以为意。

这件事似乎已经与我的主题“育人”相差甚远。我承认我的能力有限,要想像《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中的各位老师一样属实有些难度。在教育三观未成形的孩子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高中生、大学生肯定大有不同,或者说各有各的难处。女人的行为让我意识到,一个孩子能正常考上高中、本科真的不是有手就行。一个传统家庭能够带给孩子的真的不止是经济条件,学习氛围、待人处事的态度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对比我和小伙子的家庭,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却又在细节上截然不同。我们的父母都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在社会中都属于中下层水平。但我父母在德育方面可以说是完爆他们,从自己不说脏话粗话和制止孩子说就可以明显看出。

这段做家教的经历原本想一直写下去,写到3,写到4,希望每次都能有新的心得体会,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也许是我太敏感矫情,但是尊重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甚至高于金钱。

对比育人碎笔1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这段经历我回味起来对我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正面的影响。我似乎也未从2中总结出什么高于1的结论。我只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去看待了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的一个失败的孩子罢了,原来人与人之间真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仍持有这样的观点:为人父母不用考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现在我会更加笃信它。

最后以电影《超脱》的台词来完结育人碎笔吧:“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和你不是同一种人。我不该在这里,我的灵魂不在这里。”


育人碎笔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