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好心情健康:屡遭家暴,为何大部分都选择忍气吞声?

2023-02-23 15:33 作者:好心情健康  | 我要投稿

近日,湖南一女子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遭前男友报复家暴割喉,伤口长达16cm,自己挣扎去的医院。此前她多次遭前男友殴打,甚至被打流产,随即引发热议。

无独有偶,2月13日,四川一男子酒后家暴致妻子入院,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家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无法言说的痛,因为家庭这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让暴力的危害值直线上升。

在生活中,或许我们鲜有直接看到家暴事件,而网上频频登上热搜的家暴新闻,让家庭暴力越来越多地曝光在我们面前,让人心痛不已。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4.7%的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家庭暴力,包括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

现实情况可能要远远超过表面的统计数字。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在遭到家暴之后往往并不会对外求助。

更可怕的是,从媒体揭露的新闻报道来看,很多受害者往往长期遭到家暴伤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家暴越来越表现出长期化呢?

导致家庭暴力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施暴方的因素之外,受害方的妥协和退让是家暴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很多女性在遭受家暴之后,面对丈夫的各种忏悔、道歉、保证、痛哭流涕,甚至下跪……这种真诚的悔过之情往往容易让妻子心软,最后选择原谅。

家庭暴力的施暴方,只要诚心悔过,就不会再犯了吗?

其实,家暴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发作。

忍气吞声、一次次地给对方机会,反倒助长了暴力行为,造成暴力的恶性循环。

暴力循环理论认为,家庭暴力氛围存在愤怒蓄积期、暴力发生期、道歉和原谅期、蜜月期四个阶段。道歉和原谅是其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表现为施暴者在施加暴力之后表达悔过,请求原谅,痛哭流涕,对于婚姻关系无比重视,而受害方心软,两人重新恢复亲密关系。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段蜜月期,也就是关系良好的幸福时光。但是很快又会周期性地重新进入愤怒蓄积期,随着愤怒蓄积到一定的阶段,施暴方再次做出暴力行为。

正是因为悔过和随之而来的蜜月期的存在,导致受害方更难以脱离婚姻关系和家庭暴力。最后逐渐演变成家暴、忏悔、妻子原谅、再次家暴的恶性循环。

家庭暴力的受害方可能出于多种原因,选择相信施暴方的忏悔,幻想对方不会再出现施暴的行为。这是因为受害者感到自己非常爱对方,或者感到对方能够如此强烈地对自己表达各种情感,对方一定是很爱自己的。有时因为在重归于好之后有蜜月期,会让受害者觉得彼此的亲密关系更重要。

另外,有些受害方由于缺乏自信,感到自己无力保护自己,无力摆脱受伤害的关系,选择了默默忍受。还有的受害方考虑到家庭、孩子以及社会因素,觉得离婚所需付出的成本太高,也是长期忍受家暴的重要原因。

有人会说,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虽然并不一定如此极端,但是确实家庭暴力中施暴方的诚心悔过,并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再出现暴力的行为。

所以,当第一次遭到家暴,绝对不能轻易原谅、忍让对方,轻易原谅,只会让暴力持续、升级

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一定要对方明白:暴力沟通方式对你无效要让他受到相应的惩罚。

好心情健康心理专家建议,遇到家暴,一定要鼓起勇气,寻找法律或社会帮助,最大程度保护自己。如有必要,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关于家暴,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哟~


好心情健康:屡遭家暴,为何大部分都选择忍气吞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