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蒂纳自我主义介绍、思考与总结
什么是施蒂纳所谓的自我主义?这个意识形态主张些什么?它在社会和哲学上的偏向性如何?对于个人和集体,它实行的可能性和结果又是如何?本篇文章将介绍自我主义,并分享笔者对其粗鄙的思考。 自我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威权,反对一切损害自由的事情和一切对他人行使的权力,废除国家与政府,而其经济模式也是反对国家的。在某种程度上,与安那其不谋而合。 那么自我主义主张些什么呢?保障自由,而且这个自由是既主观客观的。不仅拒绝行为方面的管制,也否认被潜移默化出来的思想和道德,如旧社会的儒家和《美丽新世界》的形式,从而在形式上推崇如《发条橙》里发自本性的,不加修饰的暴力行为。更进一步,自我主义否认了一切宗教、道德、家庭和伦理。 自我主义要求废除限制人的一切,使人成为一种根本上,没有其他任何含义和前缀的“人”,是一种极端的个体自由主义。有一个说法,将人比作瓶子,而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往瓶子里装东西。如责任、善恶、身份、姓名、想法等,而瓶子本身也在瓶子里面。自我主义就是要倒空瓶子,认为人不应该被这些后天而来的事物所束缚,人将成为人自己的上帝,自己的造物,从而实现在“自我”这个根本的立场上获得胜利。 这无疑是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政治意识形态,同时还具有一定哲学性。它想让人达到一种无意识的纯粹形态,是一种去除一切体系的体系。从这个角度讲,任何宣称自己是自我主义的人都不是自我主义者,因为意识到“自我主义”仍是一种能“感知”的,足以“宣称”的,是“有意义”而不自由的。这里引入“幽灵”这个概念,所谓“幽灵”,就是束缚你的一切东西,如“身份”和“想法”等。自我主义就要清除掉“幽灵”,不过在除掉“幽灵”的同时,也除掉了“除掉幽灵”这个概念的概念,你就意识不到“幽灵”了,因为你也除掉了判断“幽灵”的标准。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是一种向往匮乏的实在界或是去符号化的一种意识形态,这会让人直接暴露于荒诞之下。从政治和群体的角度上来讲,这是极其难以实行的,它只能作为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方向或者坐标,成为我们判断其它意识形态的参照物。 现在讲一讲为什么自我主义在政治中以实行。很简单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为止没有哪个政体或者群体甘愿放弃现有的冲突来实现这个主义,特别是当这个主义要摒弃一切他们曾经和正在为之奋斗的激情与意义,这无疑是要抛弃“价值”的。哪怕有组织存在着方面的意图和想法,实行起来也困难重重。思维具有惯性,特别是群体的,这会形成文化和历史以及相应而生的“民族价值”。笔者并不认为在当今的大背景下,纠结于民族仇恨和意识形态斗争,并愚不可堪的群体会相信这种对于他们而言玄之又玄的东西。他们的眼睛里只有“祖国”,“月薪”,“今晚的饭”等极具生活色彩的实际事物和浅显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民族的冲突就是文化、历史的冲突。而在一定程度上,民族主义是狭隘的,可人们硬是拿着它不放,甚至在某些地区大力推行。这是因为有唯它能解决问题和支持它运行的条件。民族主义拥有土壤而自我主义暂时没有。所以不要奢求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人们会去拥抱自我主义。 同样的,自我主义接近于意义的边缘,因为它否认道德的教化。《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在上帝的角度设计社会,设计自我,一切道德、梦想、行为准则都是被刻意培养的。现实也是一样。人们的观点、梦想、善恶也是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是从外界获取的。比如大人们教育孩子,“不要这样”,“这是你应该做的”,“你怎么就听不懂呢”等,这也是一种来自主观意愿的引导。道德等物并不存在一个恒定的,可衡量的标准。古人的智慧被今人继承,成人的思想被孩子继承,国家的理念被青年继承。人的梦想和愿望也是一样的,是首先拥有自我认知,再通过对外界的了解和认识,回到理性并做出判断,也许被教育成善良的孩子会梦想成为医生,被教育成探索欲强的孩子梦想成为宇航员。人的认知做出梦想的判断,认知正来自教育。而且教育是客观的,只要人活在世,主体感知客体,发生交互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学生步入社会,社会就是一所无声的学校出,生活在相应的国家,相应的环境,你所接触到的,带有这个区域特色的一切,都会将你潜移默化,特定的地方就会教给你所对应的事物。可是教育也是主观的,因为你所在的一切都是人发明的,人发明的就带有主观性,你无法保证人的自由意志。哪怕逃避到荒野之中或是回归原始社会,人会自己与自己对话,从而产生符号和意义,这是人对自己的教育,也是受现实所迫,是“不自由”的。 现在我们发现,绝对自我主义实行的机会渺茫,阻力重重。那么一个真正的自我主义者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许他们不会说话,不会思考,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没有一切足以束缚他们存在的东西,如果有,就是那副臭皮囊了。语言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一种真正客观而准确无误的语言作为交流的符号。不同语言的人所认识的世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语言是有意义的,通过符号化阉割一切不可知而自由的事物,进而框定视野。语言,不自我。符号,不自我。或许,他们剩下的,就只有生物本能了。 从我们的角度讲,这是思想上的自杀,但可能对于自我主义者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杀的概念和一切关于生与死的意义。 曾有人满怀激情,推理到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荒诞,他去不为所动,说,“这就是上帝”。人们为了活着不自杀只好发明了上帝,而自我主义却把上帝也抹杀了。没有反抗,没有自由,没有激情。 所以说,自我主义不过是一种方向和状态,渴望在精神死亡中达成安息。也许,死亡真的是绝对自由的唯一形式。其实许多宗教也有类似“空”和“无”的概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自我主义是极端的,却又是粉碎“标准”的,集体上大规模的推行是不太可能的,只有困顿的个体也许会对其感兴趣,不过笔者在这里建议,要理智,不要过分极端,否则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