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元宵“亲手做元宵 欢乐猜灯谜”云上元宵
慈善公益报-公益在线(公益记录者 吴坚强)东阳讯:观灯赏月人欢笑,喜气洋洋闹元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邻里关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元宵节氛围。2月14日下午,东阳市文明办、东阳市社会工作总站、东阳市爱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 “亲手做元宵 欢乐猜灯谜”》云上元宵直播活动,一众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学东阳龙灯知识,做元宵,猜灯谜,其乐融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我们的节日·元宵 “亲手做元宵 欢乐猜灯谜”云上元宵直播活动采用抖音线上直播,线下现场参与的形式,邀请志愿者、小朋友共度佳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迎龙灯可谓是东阳市参与人数最多、场面最热烈的灯节活动。旧时迎灯规矩甚多,从催灯到接灯、迎灯、挂山到敞灯,有一套极为严格的程序。东阳市文化界宿耆王庸华先生在《东阳风俗志》中记载:龙灯出迎,各地多为3夜,具体日期各村交叉开,以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此3夜为重。

除去龙灯,东阳市还有一些特色灯彩,如许宅、郭宅、贾宅的人物花灯,李宅的荷花灯,白坦的子蓬灯,郭宅的大蜡烛,还有横店的调龙。这些特色灯彩,都已被列入“非遗”名录,以求更好地传承。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元宵佳节,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东阳市爱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泛收集灯谜建议,制作了包含了冬奥会、常用俗语、成语字谜、常用物品等内容的灯谜,并在直播期间,提供给直播间线上猜灯谜互动。

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
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做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今年元宵节恰逢冬奥会,东阳市爱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云上元宵直播现场也邀请了小朋友,以奥运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为样式,亲自参与制作汤圆,实现人均墩墩。在庆祝元宵佳节的同时祝愿运动健儿们能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