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因何而“精罗”,《罗林广记》序章翻译

2023-03-10 10:58 作者:阿基坦的艾莲  | 我要投稿

原书名《A Cabinet of Byzantine Curiosities》by Anthony Kaldellis

原书封面

对于那些想讲课或写作的人来说,这本书并非一无是处。

——弗蒂奥斯,《万卷书》编纂

 

东罗马帝国这一古老帝国本身已经足够神秘了,但它近年来却更为神奇地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普遍兴趣。在我所在的大学,本科学生们成百上千地报名参加拜占庭历史的入门导论课程,甚至参加拜占庭主题的学术讲座!在我看来,以拜占庭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就应该足以让这些学生们望而生畏,但是,他们还是来了。

为什么?

对我来说,如今20岁的年轻人比生活在一千年前的罗马古人更难搞懂。

我并不清楚他们对拜占庭的兴趣与了解是否比《刺客信条》之类的东方主义幻想更加深入和具体(叶公好罗)。在第一次课上,他们往往不能说出从君士坦丁一世到君士坦丁十一世之间的任何东罗马皇帝的名字。

刺客信条中君堡仍然成为了专制,愚蠢和刺客的禁地

在西方的文化圈子里,包括主流媒体,"拜占庭"仍被继续被用于其贬义,被污名化为通过阴谋、逃避责任、混淆视听和背信弃义来运作的不必要的复杂系统。

这种错误的污名化是由几个世纪以来的西方的偏见造成的。

可以这么说,在西方中世纪,一些日耳曼军阀开始幻想自己是罗马皇帝,并认为拜占庭人不是他们所说的真正的罗马人,而是糟糕得多的东西——“希腊人”,一个娘娘腔的、懦弱的、背信弃义的群体,他们用叉子吃饭,喜欢阅读和写作。后来,一些天主教徒擅自决定,“希腊"教会是异端,没有信仰,并且与伊斯兰世界勾结。在拜占庭帝国的衰弱中,天主教会加大了谴责的力度。拜占庭帝国神秘而庄严的面纱在君士坦丁堡于1204年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军队占领后被撕了个粉碎,而1453年又被突厥人再次攻陷,敲响了帝国的丧钟。

自18世纪开始,启蒙思想家们又盯上了可怜的拜占庭,决定将这个早已消亡的文明虚构为他们的重点宣传抨击对象,来表现最糟糕的社会:迷信神权主义,位于理性的反面,是思想家想象中最糟糕的社会:阴谋、迷信、由自私的宦官和邪恶的僧侣管理,没有一丝公民的美德。伏尔泰称它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奇迹集合,是人类思想的耻辱。对黑格尔来说,它是一幅令人厌恶的低能画卷;凭借社会中弥漫的可悲而疯狂的狂热思想,扼杀了所有高尚进步事物的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一些政治学家还试图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最终的失败归因于其“拜占庭式”的起源。

直到上一代,人民才开始试图恢复拜占庭这一无人问津的无害文明的名誉,可惜,这已经太晚了。然而,尽管人们满怀希望地宣称偏见与无知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实际上,这些愚蠢的胡话就在那里,仍然决定着人们对拜占庭帝国历史的看法。另外,我仍然不明白人们目前对拜占庭的正面看法来源于何处?

除去越来越复杂的学术研究,拜占庭文学仍然大多对感兴趣的公众遥不可及。拜占庭艺术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其传承的表现形式,仅仅是反复强化(西方印象中东方文化里)另一个世界"宗教”文明的印象,因此这一“神圣”表现形式仍在迎合西方人对于非理性的焦虑和需求。而在文学和艺术之外,拜占庭所代表的,真正的历史进程和政治哲学如何能在当代的研究和辩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那个时代,东罗马人对如何看待自己生活的国家?

这一难题使得发掘帝国历史中 "不同寻常 "和 "令人惊讶 "之处的工作更加棘手。

我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件事是对于东罗马人来说是逾越常理和有意思的?

与古希腊与古罗马已成定式而清楚易懂的乐子相比,拜占庭时期人们生活的乐趣更加模糊神秘而出乎意料。

例如:一项科学突破在拜占庭时代的背景下往往比在古希腊背景下还要令人们好奇。

同时,鉴于拜占庭文化在神秘主义、禁欲主义和 "宗教生活 "方面保守的恶名,我会将罗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对肉体猥亵、放纵与随性的态度也收录入这本书中。

因此,这本书中收录的史料需要一个相对灵活的收录标准,以方便我为诸位读者们展现一个生动的东罗马帝国。

我尽力收录了以下史料:

使得拜占庭人显得神秘和凸显他们的特别之处的历史片段。

同时,本书更选取了那些突出罗马人们脚踏实地、务实、富有创造力和理性的一面。他也是粗犷、世俗而机智的平凡人,即使在他们最“受宗教影响”的时刻。他们可以随时发挥他们那令人钦佩的描述能力,乐于欣赏文学中矛盾的修辞艺术以及具有独立于宗教教条之外的平凡而勇敢的人性。

这本《罗林广记》主要是一部娱乐作品。每个小小的片段都是自成一体的,所以整个作品可以在“精罗”们碎片化的时间中阅读。

我的最高理想是,这本书应该是理想的厕所读物。这是因为法语cabinés的希腊语派生词(kabinés)原意为厕所。(译者注:此处指原标题A Cabinet of Byzantine Curiosities)
    除此之外,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满怀敬意地向大家介绍拜占庭时期的作家们,他们的文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给予了我无数乐趣与智慧。

例如:一位哲学家兼教士在写给相思朋友的信中承认,他曾为一位棕色眼睛的女孩的魅力所倾倒。在某个地方,他在教堂中看到了一个制作精良的圣像,最终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将那圣象藏在他的斗篷中,偷了出来。

我希望,这些过去的罗马人们会由衷欣赏我在这里借他们的名义所写的书。毕竟,东罗马文化孕育了无数类似的主题文集、矛盾学、教化故事集,以及语录书。这些罗马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本书与他们自己所看所写的文集有相似之处。毕竟,这些罗马人们的故事确实构成了这本书中几乎所有的一手史料。

除了娱乐与说明用途之外,这本《罗林广记》还可以为了解和讲授拜占庭的人提供一个方便的资料库,其中包括的故事和轶事可以描绘出东罗马帝国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

本文许多故事也很适合在酒桌上吹逼——建议读者们应该事先调查公司同事们对罗马式粗俗涩情故事的容忍度。

有些故事片段较为晦涩难懂,或者是来自不同的文本,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可以假装对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你的实际情况。

因此,请尽情掠夺这片新罗马之海中的笑话,黄段子和晦涩故事吧!

这本书甚至对那些实际上不愿意阅读的人也有用处:比如它可以被各种批评和用来撕逼。

《罗林广记》中的各个条目都比《古希腊和罗马广记》中的条目稍长,并以短篇故事为特色,这也是拜占庭人擅长的记叙形式。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原始史料的翻译都是来自于笔者本人。(译者语:现在是二次反应了,lol)在许多情况下,我对它们进行了浓缩或解读,以加强对重点内容或奇闻异事的关注。

本书没有书目,任何能上网的人都应该能找到书中所引用的主要资料的完整参考文献,我认为晦涩难懂的资料也会放在尾注中。

对于书中大多数事件,我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日期,否则就是一个大致的日期,或者是相关皇帝在位的年份。以帮助读者们了解相关时代的情况。

本书中的一些奇闻异事是由在拜占庭研究上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提供的。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天涯海角随时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其新媒体的形式也促进了现代喜闻乐见的碎片化娱乐与艺术。我特别感谢Naomi Pitamber对本书中使用的一些图片的建议。这本书的存在和它可能具有的任何优点都要大大归功于Stefan Vranka,他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反复校对,剔除了其中的糟粕,并为完善本书的最终版本提供了不少优秀的建议。本书故事集锦的格式要归功于吉姆 McKeown,我也很幸运地拥有他作为本书最初的读者之一,再次感谢他和另一位匿名审稿人的有价值的建议。

是为序。

                                                                                                            

知乎 罗科索夫斯基/B站 阿基坦的艾莲-个人翻译


我们因何而“精罗”,《罗林广记》序章翻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