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三章

2023-03-09 10:50 作者:丫丫吖吖爱吃鸭脖  | 我要投稿


第三章 中学教学

1.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二级)

(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 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口诀: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思想品德)、智(智能)、体(体力)、美(审)

2. 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一级)

 

(1) 激发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3.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一级)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地描述,引导学生   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   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 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 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口诀:选择语(语言)言(言语)不(不当)滥用


 4.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一级)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发扬教学民主。

 

口诀:牧(目的)民(民主)发(启发)问(问题)


 5.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二级)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 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口诀:教学要系统,解决重难点,顺序浅入深

 

6.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二级)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  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口诀:易建联(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训练乡土教材 


7.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一级)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2)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 学生的年龄特征;

 

(4)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5)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 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口诀:一课程(课程性质),二师生(教师业务水平、学生年龄特征),三教学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二级)

优点

(1)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5)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6)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口诀:严格培养教师,集体系统管理优点

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④不利于因材施教;

 

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9.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级)

(1)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 课外辅导。

 

(5)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0.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二级)

(1) 要深入准确地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2)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3)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4)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口诀:课标(课程标准)准,针对(针对性)学(学生特点),更新课,多考虑 


11.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二级)

(1)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2)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3) 要求明确,规定完成时间;

 

(4) 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5)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以前 4 条为主,第 5 条为补充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三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