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养老险: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后如何坦然上秤?
回想春节期间,各种高热量美食的轰炸,吃得那叫一个满足!但是随着假期结束,有一件事比上班上学还要可怕,就是上秤。毕竟每逢佳节胖三斤,更何况是春节,上秤后还能绷得住的,都不是一般人......
是时候进行一些减肥计划了,但减肥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陷阱”,以下几种常见的减肥误区,就是减肥路上最大的阻碍,一起来避避雷吧~
误区一:减肥不能吃主食
你还在用戒掉主食的方式来减肥吗?虽然不吃主食可以短时间内掉秤,但减掉的不是脂肪,或许更多是水和肌肉。
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人体的脑细胞、红细胞、还有肾髓质等器官,都是靠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长时间不吃主食会减少肌肉减低代谢,激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造成肌肉流失、身体疲惫、免疫下降、脱发、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女性还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等问题。
科学建议:不吃主食不可取,控制量才是关键!可以把碳水化合物的供能量控制在总能量的50%左右,也可以使用粗细搭配的方式,选择杂粮、杂豆、和一些淀粉类蔬菜为主的复合碳水化合物。
误区二:脂肪=发胖
一提到脂肪,大家就仿佛如临大敌,就像是面对一切罪恶的起源。
其实不然,脂肪作为人体三大营养素之一,除了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外,也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成分,适当的进食一些优质脂肪,不仅能维持身体激素的分泌,还有助于营养素的吸收,同时加快机体代谢,促使脂肪燃烧,达到减肥的效果。
科学建议: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日脂肪提供的热量应该占总热量的25%~30%,每日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坚果类食物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比如选择动物瘦肉,并控制在每日120~200g之间,使用食用油不超过25g,炒菜时可以选择橄榄油或植物油,加餐时可以放少许坚果、牛油果等。
误区三:不吃早晚餐有利于减肥
为了减肥而不吃早晚餐是极不科学的做法!两餐之间若间隔时间过长,难免暴饮暴食,反使热量过剩,从而形成脂肪堆积。
而且长期不吃早餐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危及人体健康。
科学建议:早餐应营养需均衡全面,注意优质蛋白类食物的摄入,例如主食搭配奶类、蛋类、大豆类等食物,还可以搭配蔬果或坚果。晚餐选择清淡饮食,保持七分饱即可。
误区四:拒绝运动
很多人想减肥却不想运动,要么是懒得动,觉得动了也坚持不下来;要么就是担心运动增加肌肉,反而会变壮。
其实,选择适当的力量训练能刺激肌肉生长,适当提升肌肉量不仅能让身体看上去拥有曲线,而且还能够保护骨骼、提高自身的基础代谢水平。而且运动属于增加能量消耗,两者同时进行,有利于健康,如果不运动,单纯的依靠节食,虽然也能起到减肥效果,但容易诱发营养不良,低血糖等情况,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
科学建议:选择适度的力量训练,增加自身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比如抽出30分钟〜45分钟的净运动时间进行健步走、慢跑、骑行等有氧运动。
误区五:
吃减肥药能代替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一般情况下,医生不建议通过服用减肥药的方式去减肥,因为在通过吃减肥药减肥的过程当中,人体的心脏等重要的脏器都会受到损害。有的减肥药虽然能一定程度上阻碍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但是对于肥胖者体内已堆积的脂肪,并不能发挥作用。
科学建议:如果单纯地依靠减肥药物,一般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即使体重下降后也会很容易反弹。要想保持健康身材,就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饮食结构。
过度肥胖不仅仅会导致容貌焦虑,还可能引发多种身体疾病,比如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几率,也可能会引起人体代谢异常,容易增加脏器的负担......各种潜在的疾病隐患时刻威胁着身体健康。
所以我们在自律锻炼控制饮食的同时,也要重视健康风险的侵袭,可以提前为自己准备一份健康险,防止未来突发疾病给予的经济打击,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活。